如如居


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之脸

我们是痛苦,也是止痛之药

我们是甘泉,也是盛水之坛

《历史哲学》中国篇

黑格尔,王造时 译,搬运自知乎网友-SOLOCHRISTO

按:某种奇怪的辩证法曾经以黑格尔的名义在中国大行其道,迄今仍有极大市场,然而,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本意:那只是黑格尔在逻辑上引入哲学一种观照真理的方法,就是以与真理对峙的谬误来呈现真理。黑格尔的许多观点未必都令人同意,包括他的历史观,但是,在其历史哲学中依然保有诸多深刻的见解,他所要建立的观点未必让人信服,但他的许多批判却引人入胜。就像他在《哲学史演讲录》里对孔子的看法,黑格尔对前现代中国历史,尤其是涉及政治、科学、宗教、文化等领域的批判,有着让人深思的洞察力。就像他后来的同胞,伟大的社会学家韦伯,以及更早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虽然他们都不懂中文,而且经常会有一些细节上源于误解的的可笑错误,但是即便凭着传教士们的见闻,他们就对中国历史有着许多敏锐的直觉和论断,这是从自由这一逻辑原点推演的结果——而这大体符合实情。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周濂 | 上海三联书店

img


苏菲的世界

(挪威)乔斯坦·贾德 | 萧宝森

img 14岁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一封神秘人的信。信中是,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诸如此类的大问题。就这样,在这个神秘导师艾伯特指引下,苏菲开始思考之旅,从古希腊到存在主义……。随着探索的展开,苏菲和艾伯特发现他们只是现实世界中少校作为生日礼物给女儿写的一本书《苏菲的世界》书中的人物而已。同古希腊悲剧之起源如出一辙,真正的宿命。发现此真相后,苏菲和艾伯特并未放弃自我救赎……。


为往圣继心学

周云峰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乡土中国

费孝通

差序格局里有个“伦”,"伦"古同"仑",就是条理、次序的意思。这个次序是一圈圈往外推,“凡物之圆浑者曰昆仑”,带仑的大概都有这层意思,年轮、车轮等等,人伦也一样,伦的中心是自己,向外推有、家、国、天下,在乡土格局里,人们首先会把谈论的对象放在这个伦的系统里,看看在那个位置,而依据这个位置来评判。犹如在水面投了一颗石子,石头的位置就是自己,荡漾开来的波纹就是旁人的位置。这个位置决定我们的好恶看法,至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那不重要。

伊斯兰,资本主义与韦伯命题

布莱恩·S.特纳 | 王立秋 译

本文发表于1974年,特纳当时是阿伯丁大学国王学院社会学讲师。本文原文见Bryan S. Turner, “Islam, Capitalism and the Weber These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5, No. 2(Jun., 1974), pp. 23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