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居


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之脸

我们是痛苦,也是止痛之药

我们是甘泉,也是盛水之坛

少年凯歌

一本大约6、7万字的小书,潜心之作,文笔极佳。

庆余年

2百多万字,我的天!男主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庆国,其实从时间线上来看,是穿越到了n万年后的未来,男主生活的那个年代几百年(还是几十年)后因为爆发世界性核大战人类毁灭,毁灭后经过n万年,人类从原始状态又进化到了庆国类似战国时代。男主上一个时代里是一个瘫痪的人,在庆国重生,而且保留上世思想。


如何假装懂音乐

一句话评论此书:题目太大,内容离题,不及格

大概是搞摇滚的都不读书,读书人又不屑于搞摇滚,所以现在家长不让小孩听摇滚。统计学上也印证了,搞摇滚特别多自杀吸毒混道==不好好读书,青灵昆龙的金属罪加一等,害人心智哈。再说摇滚的核心价值观跟xx主义天然不合,将来如何为人民服务?

敏捷软件测试

(美)克里斯平//格雷戈里

||y 敏捷开发大潮下,测试团队如何跟上步伐,不拖快速迭代的后腿?测试人员观念上如何从瀑布式转型到敏捷式?

作者是资深敏捷教练,方法论和价值观都不过时,对于测试团队,尤其测试主管有很好借鉴作用!本书框架条理清晰,容易理解。书比较厚,建议从事测试人员通读一遍,如果没有时间至少可以看下最后一章,总结基本上点到要点,不懂再回去看相应章节。


反思法国大革命

埃德蒙·伯克

我从不让抽象的东西主宰自己

枕草子

[日]清少纳言 (作者), 林文月 (译者)

林语堂译本不错,大概林是日本女婿,久居日本,总觉得行间有日本人的腔调,林本就文学大家,品鉴能力自然一流。

猜想与当时的白话运动有关,当时的译本总有些过分白话的倾向。内容本就直叙生活见闻琐事,女性视角,相见文字应该是婉约细腻的,白话会加重平铺之感,林文月版本则较婉丽优美一些,大概是女性译者更能揣度女性文字。


简素

冈田武彦

浮世绘是当时小市民主流审美,反映的内容也是世俗生活、感官刺激,所以早期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看到富士山、浪花的经典浮世绘作品,而充斥大量的色情内容,这当然与文人画追求的写意风马牛了,甚至完全背离了传统简素精神。柳暗花明的是,这种背离写意精神的折衷,恰恰符合了西方审美趣味,据说莫奈、梵高、马奈都是受了浮世绘启蒙,才有后来《向日葵》《星空》印象派作品,这不可考,实在是大俗大雅。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唐建

一直觉得,写意是中国书画的要领,不领会看不懂中国书画,看不懂文人精神,看不懂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