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居


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之脸

我们是痛苦,也是止痛之药

我们是甘泉,也是盛水之坛

中国古代兵制

世兵制,府兵制,募兵制,征兵制

主要兵制

👮 世兵制

世兵制指古代世代为兵,兵有兵籍的兵制。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府兵制前生,带有一定征兵制的色彩,对象是军户不是百姓。 北朝则大多承袭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直到拓跋氏入主中原以后,才又在世兵制的基础上创立了府兵制 早期的府兵一定程度上带有世兵制色彩,士卒本身仍为军户,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再隶属州县。 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可以说是世兵制的完善,具有着兵农合一的特点,亦战亦农,出征须自备武器、资粮。 清朝时期:**世兵制**再度启用,**八旗**兵、绿营兵,世代为兵

👮 府兵制


历代土地制度乱思乱记

中国长期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越到帝国后期,土地兼并往往越严重,农民失土,只能依附地主,接受盘剥,矛盾必然激化到不可调和,进入乱世。古人早就看到这个问题,比如孟子,但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是结构性问题,权力关系决定了资源配给。不同时期,人们也尝试不同方式来缓解这个矛盾,无非是井田制或均田制不同程度的改良,既然问题出在土地兼并形成的分配不均和土地不足,核心思想就是限田和垦荒,开源节流双管齐下。

另一半中国史

有趣的少数民族史。

商君书

-- 商鞅

商鞅方升

商鞅变法一直是正面事件,商鞅作为伟大改革家被铭记。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评说商鞅变法之积极一面。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 “此皆乱化之民也。” 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郭建龙,鹭江出版社

中国文化思想史。条理清晰,援引丰富详细,常有可参处,可见作者真下了功夫。思想史深入容易,要写的浅出比较难。一来中国历史不可靠,二来流派纷杂,化繁为简要考据、取舍,也要深刻理解,比如去年读的一本《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旁征博引包罗万千,可终归太过学究气,失之晦涩。


日本战国及武士

日本战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战国大名之间厮杀混战,武士阶层地位不断提高,是一个武士主导的时代。因此我们谈战国历史就不能不谈武士,谈武士又不能不谈武士道。而当我们进一步试着追问武士道到底怎么来、是什么、为什么的时候,它给我们的映像又是十分模糊。

反思法国大革命

埃德蒙·伯克

我从不让抽象的东西主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