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ISIS的崛起

[美] 乔比·沃里克

  大童  |   on Wednesday, July 10, 2019  |  1280   |  3 minutes

img 一些宗教人士极力淡化伊斯兰教圣战殉教上天堂的极端思想,但这种源自典籍的思想,其根深蒂固极难消解,现实力量也不可小觑。

极端思想尤其是极端原教旨主义思想,因战争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已成为阿拉伯世界人们的思维底色。人们甚至对此无比向往,islam国家的苦难,战争摧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加深了信众对死后世界的向往。世俗的快乐削弱神的力量,苦难则让神的力量得到加持。

先知默罕默德的战友、7世纪圣战士哈立德-伊本-瓦利德的曾说:我的手下人求死的意志和你们求生的欲望一样的强烈。这样一群亡命之徒你如何与他斗争,所以冷兵器时代他们战麾所向是无往不胜的。生存法则要求islam,用强制仪式保持不被同化的“纯净性”,用理想天国保持足够吸引力,用暴力保持竞争力。

创教之初的难题并没有解决,只是换了对象。如果说先知们还是怀着理想和基本关怀的,那么ISIS则是披着教义的旗帜行罪恶之事。ISIS在极短时间汇聚极大能量证明了原教旨如黑魔法的感召力,也许ISIS初期也有拯救伊斯兰世界的远大理想,那么后期的一系列残暴行为,甚至火烧逊尼派教士,目的只是制造震慑,兼作秀和宣誓,已然与先知的教义渐行渐远。宗教证明了力量也昭示残暴。

书中ISIS领袖扎卡维是一个出身于贫穷街区的小混混,整天不是无所事事就是打架斗殴,并没有坚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人和大多数乌合之众一样,很容易被洗脑,并注入被篡改、有目的性、有煽动性的教义。如同传销组织主攻对象就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或思想简单僵化的老年人,因为洗脑成本低,且坚定。况且在狱中给扎卡维洗脑的是大名鼎鼎拥有博士学位的伊斯兰教学者 —— 巴格达迪。

经巴格达迪洗礼的扎卡维,醍醐灌顶,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感。在讲演时,读古兰经还会泪流满面,由内到外像换了个人,加上多年街头斗殴经验,在狱中坐定了老大位置。后来,在狱中,扎卡维甚至可以通过眼神操控他人,可见扎卡维无疑具备一定领袖才能,并认定自己是天定之人。

从扎卡维的性格和行事风格看,年少时的品性并未因为皈依伊斯兰教而有所收敛。扛着大旗继续行混混之事,扎卡维的性格是分裂的,书中说他即便已成为ISIS的真正领袖,仍然可以在会完情人后,若无其事进入清真寺祷告,完全没有宗教心理包袱。

当这个组织的国土大抵够上伊拉克三分之二面积时,种种疯狂昏招,肆意妄为加速他的灭亡。 扎卡维一直是一个恶人,一直渴望献出生命成为一个“舍希德”(舍希德-Shahid – 伊斯兰教对所有为安拉之道而献出生命的穆斯林的尊称,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殉教者”、“烈士”。),唯有如此安拉才可能原谅他,洗涤他过去的种种罪恶。早上广播听说巴格达迪就在昨晚被一条恶犬追捕逼进死胡同后引爆背心夹层里的炸弹,这个曾经想当一名律师,继而成为神学博士,又阴差阳错成为极端伊斯兰的精神领袖,连同自己的3个孩子被炸得面目全非。算死得其所。

问题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在伊斯兰世界上演,这不是因为碰巧出现了扎卡维或者ISIS,而是阿拉伯世界还需要这样的人或者组织。阿拉伯世界只要还有绝望和理想,就还会产生新的扎卡维和ISIS,只是换了名字和组织,风格更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