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性的人生观:积极总像鸡汤,消极则显个性

-- 被讨厌的勇气及阿德勒心理学

  大童  |   on Friday, August 30, 2024  |  1586   |  4 minutes

受缚于内外意志—-内部是冰山下黑暗的隐藏的创伤和复杂的人性,外部是犹如一堆乱麻的人际关系—-人永远不会自由。被生存意志推着走,不加改变最简单,但这乱麻越缠越紧,终至没有改变的可能。“自律得自由”,自律很难,就是因为自律在违抗生存意志和直觉。

传说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战到弗吉尼亚时,有个古希腊预言,谁能解开“戈尔迪亚斯之结”,谁就能成为”亚洲之王“。这是一个复杂的无人曾揭开的盘根错节的结,亚历山大走到这个大结前面,挥剑斩断,结打开了。复杂交错的潜意识、人性和人际关系何尝不是这样的乱麻,需要拔出利剑预知诀别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人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不管是所谓成功还是失败的人生。理解这句话,就要知道,任何人首先是被局限性困扰,从婴儿期的无知无能,到老年期面临死亡,这些终极的局限性束缚着所有人。人有超越局限性的天性。有人际关系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成功或失败,就有心理落差。于是,超越的天性vs.局限性导致的失败,必然是一对悖论。无知无能还能通过后天努力超越,长相高矮残疾等天然缺陷呢?于自卑就产生了。试想,如果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那么,哪怕是1.4米的个子意味着什么呢?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此人就是标准,1.4米的身高就是标准。所以,自卑是人际关系中的比较造成的。

阿德勒的解决方案是"课题分离",分清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做好自己的课题,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课题,不要理会别人的课题,有被讨厌的勇气。那么怎么区分谁的“课题”?很简单:“一个行为主要对谁造成影响,就是谁的课题。我做的事对我有影响,就是我的课题;你认为我不该这么做,那是你的课题。课题分离,就是把两种情况分开。”。(听起来很容易,可“不理会别人的课题”这种强大的心理定力实践上不容易)❓

斩断人际关系的乱麻,不要试图与别人比较,只需做好自己的课题,与自己比较,关注自我成长,价值在于超越自我。

不管是潜意识或者人际关系,人们的直觉总是在找一种原因,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方法,一种征兆必然可以追溯到儿童期的一段经历,万事皆有因,命运的齿轮总是环环相扣,“原因论”会让人导向宿命论的虚无。阿德勒的“目的论”说,不是过往经历塑造了你,是你对过往经历的看法决定了你,你“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你的生活,而赋予经验以什么样的意义,你可以决定。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你随时可以重新选择。

这种“重新选择”需要的是“勇气”。人们恐惧、脸红、发怒、痛苦都是因为需要如此,而不是必然如此,你可以重新选择不如此,前提是你得重新诠释经验,外加一点点勇气。把自己关在家里的人不是不安无法走出去,相反,是不想走出去,而制造不安情绪;发怒的人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引发怒气,而是需要制造发怒来处理事情;脸红症不是因为见到女生引发,而是因为怕被拒绝,制造了“脸红症”逃避。这让我想起我读小学的时候,家里开店,有个女生来我家买东西,我会脸红,我为什么脸红呢?是因为喜欢吗,现在想来,也许就象阿德勒说的,是因为我完全不知道如何与她聊天,于是制造了脸红症,目的是逃避进一步接触。

我哥小时候经常被我父亲殴打,现在他事业有成,喜欢交友。家里也喜欢津津乐道他遭体罚的经历,似乎是一种男子汉气概的彰显。对于小时候的经历,他总说“自己能够走正道有所获得,都得益于父亲"棍棒下出孝子"严苛的教育方式。"。与此相反,我总记得父亲威严和不近人情的一面,总觉得自己幽暗性格与此有关,而常有抱怨。我和哥哥对相似经验(甚至因为没有什么关注点,我几乎没有什么棍棒体验)完全不同的诠释,塑造了我们两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可见诠释经验确有巨大能量,重新诠释的确有必要。

要有这样的信念 : 当下,总有选择的机会,怀抱希望,完善并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