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焦虑

  大童  |   on Wednesday, November 13, 2024  |  848   |  2 minutes

第一次在短时间内听闻这么多自杀杀人事件。

上周一个62岁的中年人,踩足油门冲向珠海某体育馆的人群,35人死亡43人受伤。
昨天所在城市开车撞人,1死4伤。
上周所在公司隔一条马路对面楼顶,跳楼。
前天通勤路过的大桥上,跳桥。

人们的普遍解读是,当前糟糕的经济状况带来的生存压力和焦虑陡增,造成报复社会或者伤害自己。可是如果单从物质状况来看,父辈远的不及我们。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却很少发生我们父辈身上?我们没法走入当事人心理世界,无法还原真相。

可面对生命的逝去,我还是想问问,他们怎么了?

昨天跟老杨在视频中聊到这个事情,谈到自杀的时候, 想起《令人着迷的生与死》中的思想实验。如果必须选择两个房间,一个房间会让人无梦睡觉,另一个房间会遭受肉体摧残,你会怎么选?自然,正常的人都会选者前者。某些情况下人的境况就类同于这样的选择,比如病痛卧病在床且恢复无望的病人,选择一直遭受肉体摧残,还是了结此生。作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死亡是正当的。当然最近目睹的自杀事件一定不在这位作者的正当之列。但人的感性和痛苦,我们又如何能体会呢?

前阵子跟某个合作商中饭闲聊,对方谈到现在焦虑症和抑郁症之普遍,并说他就有抑郁症,而且在吃药。我不知道这些杀人或自杀者是否受此困扰,但这些人一定是在心理上经历了某些至暗时刻,以至于选择最为极端的终结生命的方式。我以为现代人的焦躁不安跟工作方式有很大关系,写字楼里的工作被马克思称之“异化的劳动”,产出并非生产者所有,也非生产者所需,人们没有从劳动的结果中收获喜悦。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换取报酬,再用报酬去购买快乐。前辈们则不同,比如农耕劳动,是非异化的,播种而后收获,而后果腹,于是播种后的等待发自内心的期待,收获季节饱含喜悦,收获成果给养家人会由衷满足。劳动的过程消耗了精力,劳动给养又充实了精力,如此往复,简单而充盈,怎还会有虚无感?

非异化的劳动可以治愈一切焦躁抑郁侨情,于是我大概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经过上山下乡改造的那一代知识分子是非常强健的,这不仅表现在身体素质上,也表现在心理韧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