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起八代之衰

  大童  |   on Friday, July 12, 2024  |  900   |  2 minutes

文起八代之衰.png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苏轼

苏轼自视甚高,少有称许别人,却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如果说魏征之境遇,主因在太宗对历史兴替看的清楚。那么,韩愈之遭遇与其《论佛骨表》过于犀利不无关系。以韩愈在文坛和官场的影响力,皇帝如非暴怒,不会轻易重罚。设想如今,居于高位的官员,如此批评帝王,同样不免成为大老虎。

韩愈所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国祚渐衰,而佛事日隆,影响到国家财政和人才选拔。事情的起因是,陕西凤翔法门寺一座佛塔,内藏佛指骨舍利一节,每三十年开一次塔,取出舍利,供人瞻仰。元和十四年开塔时期,唐宪宗打算把佛骨迎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得知此事,即刻上表反对。韩愈逻辑严谨和雄辩磅礴,但其效果不是说服,而是触犯逆鳞,幸有宰相裴度等人力保,才避免被诛,只流放闽南。

《论佛骨表》韩愈开篇点出,佛者不过夷狄之法,上古未尝有。接着列举从黄帝到周穆王十几位帝王均在位年逾甲子,寿高百年,此时佛法未至中国,并非佛法之功。再来看汉明帝佛法传入–西安白马寺白马驮经是佛法传入的故事,实不可考,《四十二章经》据近代考据为伪经)–后,运祚不长,尤其举虔诚闻天下的梁武帝之例"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反更得祸“。进而讲宪宗迎奉佛骨的害处,称其“伤风败俗,传笑四方“并非小事。再说佛本人,不过生于夷狄,如果他活着来我大唐,陛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更何况枯朽之骨,怎可放在禁宫里?而后又搬出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建议宪宗把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了人们的念想。最后退一步讲,万一佛祖真有灵怎办?韩愈说我愿担下所有报应,“佛如有灵,能作祸福,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这一番表,把皇帝逼到墙角。退缩?不是君王之作为。拒谏?则是伤风败俗,运祚不长。

生死之事,娓娓道来,何其周密慷慨坦荡!韩愈曾说,写文章要“气盛言宜”,文起八代之衰,服气!且不论其文品,论其风骨,当今庙堂之上能有几人?而草莽屌丝的匹夫之勇,又过于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