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美] 罗杰·霍克

  大童  |   on Saturday, March 28, 2020  |  2028   |  5 minutes

img 草草看完说不上有太大收获。这四十个心理学实验在心理学历史上很有影响力。不过浓缩后放在一起,一来杂烩感严重,二来老生常谈,浓缩版自然也无甚新意。

上网看看关于一些热点事件的评论,常常会惊愕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如此缺乏常识。也许,其实也并非缺乏常识,而是背后有个心理框架在牵引人们的想法。如此,这些严谨的心理学实践–不管多么老生常谈,能够让人透过现象看到更多的本质–还是多多益善。以下总结几个实验结果

基因决定论

通过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人的本性主要是天生的,值得商榷的一个论点是:环境的影响常常被夸大,而事实是很可能是人的特性影响了环境,是因为父母给予关爱促使某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还是他基因的中的某些因子,让他能够得到比别人更多关爱?

近十年的新发现,特别是表观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基因决定论似乎越来越有被削弱的趋势。

行为心理学

心理学家纳金斯的实验结论有意思。他的观点是,人类所有的行为可以用外部强化物(诱因)来解释,通过强化物,甚至可以让低等动物学会人类的行为。这一理论确实在动物驯化中找到了大量的实证。纳金斯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8只饥饿的鸽子,每只鸽子每天被放进实验箱几分钟,期间每15秒钟落下食丸(强化物),5天后其中6只鸽子有明显行为反应,其中一只会在两次强化物之间转2圈,一只会把头反复伸向某个角落… ,当把强化物间隔增加到1分钟,有一只鸽子甚至创造出一套优美舞步,鸽子们的仪式和得到食物之间建立某种关联,这甚至可以解释人类迷信的起源。

中药某种意义上不就是这样的强化物吗。迷信也有积极的一面,身处困境或感到无助时,迷信行为往往能提供某种精神力量从而增进控制感,统计表明,从事危险职业的人比其他人更加迷信,由迷信行为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人们的焦虑,增强其信心和勇气,本质上宗教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所以,赌徒迷信。金融人士迷信。

另一则是关于关于孤儿院长大的小艾尔伯特的实验,实验中通过不断强化,小艾尔伯特建立起对白色的恐惧,以至于后来对很多白色毛绒状物件如白兔、白狗、白色皮毛大衣感到无比恐惧, 这个实验解释了环境带来的创伤,无疑也是一则悲伤的故事。

习得性忧郁

一个伤感而有启发的实验,一只狗狗在经过一段时间无法控制有无法逃脱的电击试验后,即便放在一个可以轻易逃脱的环境中,电击时也不会逃脱,狗狗丧失了逃脱能力,人类在多次努力失败后,很容易倾向于停止尝试,象那只实验的狗狗,永久丧失逃脱命运摆弄的能力,实验中所谓习得性无助,从而变得无望和忧郁。

我们常常感到不能掌控,特别像我这样的中年人。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的那样,“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至少能看通透一些,不要象这只狗狗般掉入心理幻影的陷阱中,变得失去生活的信念,变得忧郁,对于象唐吉柯德这样的人,我更应报以更多掌声。

斯坦福监狱

津巴多教授模拟监狱的真实情景,一周的运转后,发现人们的行为大大出乎预期,普通人的身份消失,代之以如同真正的囚犯、守卫、监狱长所为,守卫会采用侮辱性的语言、骚扰恐吓等极端手段来驯服囚犯,而囚犯逐渐变得温顺,甚至因过度折磨而崩溃。津巴多教授内省发现自己的行为也开始趋向监狱管理者,而不是实验观察者,暴力事件开始升级,意识到实验的危险性,于是预计为期两周的实验在进行了一周后被终止。

令我想起早前看的一部电影《浪潮》,大学教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组织行为、集体意识行为的实验,事态很快失控,学生组织终于变成类纳粹组织。情境的力量强大到超出我们的设想。

从众的力量

实验发现在有人需要帮助时,比如溺水、摔倒等,一对一的情况下比多人围观更能得到帮助。

有两方面的解释,第一责任扩散,众人在场人们倾向于想法总有人伸出援手,导致常常没有人真的伸出援手,第二评价恐惧,伸手助人其实可能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而在围观下伸手助人,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行为被解读为过度反应而遭受尴尬局面。

20200330补记

想起我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我家居住在一个木结构楼里,一楼和二楼楼道转折处挂了一件蓑衣,一天停电家人上楼时烛火不小心点着了蓑衣,我哥此时大约有10岁吧,撒腿绕着村口跑,并拼命扯着嗓子喊“着火了、救火啊”,于是门口瞬间应该围了有上百号人,实际情况是在我哥喊完第二句"救火啊"后,蓑衣上的火星已经被灭了。我一直没问我哥当时如何作想,如果是我,一定尴尬的要命。所以在众人中伸出援手,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我当时就不具有这样的勇气。

作者说,危急时刻,千万不要以为已经有人提供了帮助或者一定会有人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永远像自己是唯一的旁观者一样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