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

  大童  |   on Friday, January 8, 2021  |  700   |  2 minutes

中国为什么会象现在这样?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读此书对于这些现象会有更多理解。制度架构、社会动力、民族基因,综合出一些所谓历史必然,作者以史为鉴,提供了这一课题的思考。

本书以中国从殷商文明到辛亥革命革命历史,渐次梳理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并加以对比,偶尔与国外的邦联、共和制度做横向比较。讲了邦国与郡县,封建与帝国,邦国与城邦,邦联与联邦等概念,结合不同政治制度的制度架构,文化特征,人的组织,阶层及阶层角色,道出制度特点和发展的必然内因。

作者认为从秦朝开端,中国开始了帝国时代,直到辛亥革命。秦以法治国,法发家强国可以,没有教化作用,治国不行。焚书坑儒等暴政则加速了帝国的死亡。自汉开始帝国开始制度化理治,辅之德治,出现帝国繁荣。后世集权日甚,明朝甚至取消了宰相治,表里都是君主一人说了算。帝国之下,分权与稳定总是矛盾,帝国不容许有丝毫威慑君权的因素存在,但过分集权又势必造成从上到下,全面钳制人的生存空间,帝国的活力每况愈缺,到一定程度就只能重置,进入下一个循环。所以,似乎集权再集权似乎是帝国发展的必然,那么帝国发展到倒台这个死循环魔咒一直不能破。在此循环之外的少数特例,如魏晋、民国这类失衡时序下,又是国败民亡,民生凋敝,真是个死结。

在选人上,从察举制到荐举制到科举制有其进步性,魏晋时期举荐,形成了官职的垄断,大门阀尾大不掉,比如《世说新语》中这些门阀出手之宽绰,实在超过国君啊;科举制之下,帝国只是拿出一纸官位,换来儒生死心塌地服务于帝国,对国君和帝国来说相当合算的买卖。

易中天教授讲课就风趣,书也是,读起来也比较容易。失之于内容比较散,而且较多重复,比如关于郡县和封建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