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土地制度之要点。
- 西周:井田,田产权归中央所有,不可交易。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一般领主会把最好土地作为公田,差的做私田。
- 铁器出现后,生产力提高,大量荒山被开垦,加之公私田分配的不公平,人们趋向单干,奴隶逃亡,井田生产率严重降低。
-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承认田产私有。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
- 秦朝:思想家主张恢复井田。
- 西汉:土地兼并严重,地主扩张,百姓失土,流民泛滥,会导致权力结构问题和社会矛盾,主张限田。
- 新朝:王莽针对土地兼并问题,提出王田制,土地国有,打土豪分田地,阻力太大,没有落实。
- 东汉:土地私有化,结合限田思想,兼顾一定的公平性。曹魏时期,天下大乱,粮食不足,采用屯田制,政府鼓励垦荒,按55交赋,效果很好。这种高赋税模式,不可持续,只有在极度乱世时,人们为保命为之,流民参与屯田,有利社会稳定。屯田制往往是战争需要,物资特别是粮食远距离输送难以实现,动员就地开荒屯田,是最高效的方式,所以边疆屯田往往是必须。
- 至北魏: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均田制,北齐、北周、隋及唐初基本采用均田制。到唐朝,世业田比重增加,买卖尺度放宽,随着人口增加,田无可分,均田制走向瓦解。
屯田,屯字本是“驻守”之意,屯田大意是驻守垦荒,田总是从无到有,从荒到种,所以,实际上屯田贯穿历史。
因从荒到种,在大乱到大治的时期,往往会大兴屯田,一来解决粮食供给,二来解决兵源不足,三来解决流民问题。
流民难治理,流民比土匪危害大,土匪一般固定在一个地方活动,会有些长期主义的原则,流民倾向于收益最大化,会竭泽而渔。
户籍制度本质上解决流民问题。
比如,
- 汉武帝设立了张掖、酒泉等郡,在北方的上郡、朔方、西河等地设置了屯田官员,六十万士兵实行军屯。
- 三国曹魏是长期大规模的屯田,解决粮草辎重问题。
- 唐朝李靖统一西域后,大兴屯田。
- 朱元璋大力推行垦荒,移民屯田是明朝前期垦荒政策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明史·食货志》:“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 - 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大兴屯田,49年后还继续。
20230821 补记
府兵制解决的是战争时期兵员不足问题。西魏宇文泰建立府兵制的原因就是与东魏高欢集团的交战,使得原本拥有的鲜卑族军事力量严重消弱,不得不将汉人豪强融入,作为基本的兵员和中下级的军官。让其身边团队作为最高级的将领统帅。府兵制并不解决军队粮食问题,府兵最大的激励措施均田,把装备辎重的成本转嫁到自耕农。
均田制看似理想,但要求较高,要有田可分,北魏至唐初期人口少,隋大业二年人口4600万,田5500万倾,均田已不可持续;隋唐战乱,人口骤减至2100万,唐太宗采用均田制成为可能,府兵制自然成立,有利抵御外敌,恢复民生。
中国的权力结构使得的土地兼并不可阻止,加上人口增长,均田无法持续。
當均田制因為各種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土地兼併,人口暴增,制度遺漏和吏治敗壞,最後逐漸崩潰後,府兵不可能繼續推行下去。
因為府兵的收入來自於務農,當受田不足或者喪失了土地,应付生計困难,兵役負擔更無法承受,亦兵亦农成岂非空话。
所以府兵被迫逃亡,进一步造成均田制的崩潰。
20231102 补记
中国长期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越到帝国后期,土地兼并往往越严重,农民失土,只能依附地主,接受盘剥,矛盾必然激化到不可调和,进入乱世。古人早就看到这个问题,比如孟子,但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是结构性问题,权力关系决定了资源配给。
在不同时期,人们也尝试不同方式来缓解这个矛盾,无非是井田制或均田制不同程度的改良,既然问题出在土地兼并形成的分配不均和土地不足,核心思想就是限田和垦荒,开源节流双管齐下。
比如,王莽看到了这个问题,用王田制化解,把大地主(贵族官僚)土地充公,称“王田”,类似西周王土和井田,王莽也正是托古改制,最后迫于阻力取消。
王田制相当于“打土豪分田地”,问题是利益集团的阶级属性没有改变,土豪岂是你动得,毛泽东就不同,先给你划分阶级,鼓动阶级斗争,斗地主,这招厉害,虽然矫枉过正,但阶级斗争,是零和游戏,你死才能我活。阻力瓦解,之后怎么分就不是问题了。
三国屯田制是开源,屯田制各时代都有,三国是由上到下,长期大规模的官方推进。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流民泛滥,土地荒芜,曹操推行屯田是很务实的一招,统一北方的物质基础就赖这招。后来,魏、蜀、吴也都跟进屯田。
北魏推行均田制,时逢乱世,大量无业游民和无主荒地,国家不用太高昂代价,就达到治乱和增加赋税的效果,直到唐朝,国家长治,土地兼并,结构性矛盾又出现,拿达里欧的话说这是大周期的后期,均田制无以为继。
宋至明清,地主出租收租方式开始普遍,佃农更自由,积极性也更高。
太平天国曾提出“薄赋税、均贫富”,“将来概免租赋三年”、“均田以赈贫穷”等口号,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落实有限。
民国从法律上确定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主要被地主富农占有,租佃经营模式为主,自耕农为辅。佃农给地主交租,地租率高达60%以上。
土地改革只是以法律的形式将满清封建土地制度转变为私有产权,保护了封建旧地主和新型军阀、商人、地主的土地权利,而农民没有得到多少实惠,相反赋税地租加重,农民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
“如江苏省昆山县,1905年,自耕农占26%,半自耕农占16.6%,佃农占57.4%,至1914年,自耕农下降到11.7%,半自耕农仍为16.6%,佃农上升到71.7%;到1924年,自耕农进一步下降到8.3%,半自耕农下降到14.1%,佃农上升到77.6%。这种情况全国具有普遍性,而且是南方高于北方。1927年,南京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土地委员会的调查表明,占农业人口75%的无地少地农民仅占有6%的土地,而仅占农业人口14%的地主富农却集中了耕地面积的81%。” – 中华民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
当前,土地公有,家庭承包,使用权归户。
1950年,为了消除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推行土地改革运动,将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所有农民;不久后三大改造过程,农民土地所有制被转变为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的土地私有制被取消,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
国共内战和解放后,共产党划分阶级成分,通过群众运动夺取土地的方式推进土地改革,十分彻底,内战时期共产党能够快速崛起,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分田地很有诱惑,通过打倒一方获得阶层跃升更有诱惑,把底层人民的能动性完全调动起来了。
这种历时几十年,把人人为加以归类的方式,也造成中国人传统道德败坏,阶级高于一切,生活就是斗争,乡土人伦收到打击,孔老二信仰被打倒,新的信仰又无法构建,世界必定种下魔幻无序的种子。
知乎网友答钱穆<历史得失>这本书的观点
按钱穆先生的观点,屯田制与府兵制的生产合作方式不一样。他们都是兵农相混的生产方式,不同的是:
汉代的屯田制,是全农皆兵。把武装集团寄托在生产集团里面。军队只是生产集团的一部分。全农皆兵还是全兵皆农不好说,亦农亦兵更贴切,武装和补给的重要性是同等的,是相辅相成的。
唐代的府兵制,是全兵皆农。把生产集团寄托在武装集团里面。生产是武装集团的一部分。
屯田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田税、人头税,还有七七八八杂役徭役这样的一种基础上的税收补充。但他作为一种制度正式确立,时间已经比较晚了。大汉王朝已经走到了曹操军阀割据时代。虽然最早在汉武帝时期屯田就有,那只是一种固定新扩展疆土的方法。换句话说,原有的经济基础崩不崩溃,他都照样屯田。也因此没有形成制度,只是一种惯例。但到了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经济基础崩了。靠原有的经济模式,政府已经无法养活自己。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出台一个新的经济制度,确保自己活下去。屯田制也就从惯例走向了制度化建设,在曹操接受枣祗的建议,试行一年卓有成效后,正式推广实施。当然,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不可能凭空颁布一个政策,就实现了。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并收降了一支一百多万的黄巾军部队。这支部队是一种很奇怪的组织,他不仅有军人,还有随军家属和平民老百姓,还携带有大量耕牛和农具。曹操意外获得这一笔天降资产,为他实行屯田制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保障。而枣祗等人早已经在施行屯田,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收编这么一大坨人马后,才正式实行屯田制度呢?很简单,环境所需;而条件也具备了、成熟了。汉末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大量农民沦为流民。黄巾起义才能有波及全国范围的人力基础。这就意味这,以田租、人头税两个大头为主的汉代税收,渐渐收不到钱了!田地荒芜、流民遍地。谁去生产粮食呢?公家没有过年的屯粮,百姓没有安居的计划(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
汉末的很多军阀,吃饱了就把多余的扔掉,饿了就抢老百姓(饱则弃余,饥则寇掠)。曹操的军政府也面临粮食、财政危机。毛玠就直截了当提出来,**王霸之业需要资本!军事要取得胜利,一定要有财政做支撑。**抓紧恢复农业生产,积累军资。到时候牛逼的就是我们!在看了枣祗于建安元年当年,收获了百万斛稻谷后。面对如此红利,曹操果断下定决心,在各地设立典农官。先有民屯,后有军屯。所生产的粮食,大部分被国家拿走了。
府兵制的税收基础呢?府兵制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盛行于唐。时间跨度太长。中间有很多变化。他会涉及到主要的两种税收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均田制:朝廷将无主的土地按人口多少,分配给小农耕种。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小农耕种国有土地,向国家缴纳赋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这块土地耕种到一定年限以后,比如耕农死了,土地国家要收回。均田制本来想对富有的人稍微限制一下,其实很有限。地主名下的私有土地不属于均田制的范围。对穷人稍微照顾一下,给一个低保。保障有口饭吃,就行了。而且,**均田制实行的最初环境和汉末一样,也是土地荒芜,农民流离失所。朝廷为了保障税收,才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小农耕种。**这样也限制了地主对无主土地的兼并。又因为他无法管到地主们的私有土地,故而土地范围有限。**一旦均田下的土地被兼并,可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民也就重新变成流民。**这也是后来府兵制瓦解的一个重要原因。租庸调制:以征收谷物、布匹、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古代低税收的一种补充。(低税收不是说他收税低。是指收到的钱有限,不够花。需要从其他地方找补,来弥补朝廷收入的用度不足。)凡是均田制的用户,不管你家分配多少田。都要按人丁数向朝廷交纳赋税,服从徭役。明显,租庸调制是均田制的一种补充合同。
再看府兵制:以唐代为例,在全国范围内设置折冲府(上、中、下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多的时候有一千五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由各地折冲府在当地老百姓当中挑选出一批人。这批人,平时是农民,自种自吃。**农闲期间军事训练。战时就是军人,武器装备自己准备。**这就和屯田不一样。屯田制里的民屯一直是农民,主要提供生产。而府兵制的人可以在兵农之间相互切换,既是生产劳动力,又是国防动员兵。所以说府兵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
**屯田中的军屯,他们本来就是有装备的军人。装备更多来自官府配发,组织打造。府兵的装备是却是要自己准备的。屯田制的人在战场上死了,基本就白死了;府兵制下人在战场上死了,还有政府发放抚恤金。**当然,这个抚恤金发放到后来也慵懒了,不作为了。屯田制下,无论军屯民屯,都是要交税的。但府兵制下的农民可以免除租庸调。
到这里,两者所依靠的税收制度的不同,就体现出来了。**屯田制是,国家占有了大量生产物资,目的是保障税收。府兵制是,国家养兵不花钱,意在节约经费,处处有兵。**由此,府兵制度赖以存在的基本保障,就是府兵不能失去土地生产所获得的财富。一旦府兵失去这个核心的经济来源,而国家又不给府兵发工资,府兵必然走向崩溃。不幸,历史是如此的现实。土地兼并的不可避免,使得府兵赖以生存的方式瓦解。加上各种福利的慵懒怠政、府兵被权贵无节制地滥用,沦为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社会地位的普遍下降等,府兵制也无奈地走向崩溃。
如此看来,屯田制的大量逃亡和府兵制的崩溃也不一样:屯田逃亡是剥削太严重,而府兵崩溃则是士兵财源流失,地位下降,工作越来越辛苦。府兵制比屯田制稍微好点的是,折冲府选拔人有一定的标准。最初,要在六户中等以上的家庭,实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为什么会有“中等”这个标准呢?因为府兵最早诞生在西魏,西魏还是九品中正制时代。即把人分上中下。上中下每个字里,再分上中下。“中等”就有了可执行标准。也意味着入围人选有一定家底,大约是个中产吧!到了唐代,时代变了!已经是科举制了,九品中正制没有了。中等的指标就无法判定了。但家境殷实的子弟,肯定在优选序列。比如唐代的关陇贵族子弟。家里条件好,自筹装备也相对轻松。我们看《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花木兰所处的北魏时代,马的一整套装备都要自己买。
如此可见又一个不同:
府兵制下的人有一定经济基础,社会地位高,视当兵征战为荣耀;
屯田制下的人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社会地位很低。荣耀与他们无关。活生生工具人啊!
国共内战和解放后,共产党划分阶级成分,通过群众运动夺取土地的方式推进土地改革,十分彻底,内战时期共产党能够快速崛起,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分田地很有诱惑,通过打倒一方获得阶层跃升更有诱惑,把底层人民的能动性完全调动起来了。
农耕文明的根本性转向
工业革命以后,农耕文明的根基逐步瓦解,土地之于人意义的思考。 留个思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