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一直是正面事件,商鞅作为伟大改革家被铭记。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评说商鞅变法之积极一面。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 “此皆乱化之民也。” 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看完此书,基本判断是,商鞅作为战国特定时期对于秦国强军强国有正向作用,但其所宣扬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思想史里极为糟糕。
《商君书》全书二十六章,其中两章轶失,比较全面记录了商鞅思想面貌,也大体可以看出为什么变法能够迅速改变秦朝积弱局面,对战国时期的秦扩张有起到关键作用。但们抛开战国乱世的之背景,站在中华文明这个更广阔的视角,这次具有相当彻底性的变法对文化和人性的毒害作用极大。秦孝公后商鞅遭车裂而亡,但商鞅思想基因内生到帝王术中,遗毒广深。人的启蒙教育和童年德行实在很重要,所谓三岁看老,人类文明的启蒙同样重要,战国时期的思想无疑就是华夏文明的童年启蒙教育,从中可以窥见它成年后的模样。
商鞅无疑是个掌控局面的强人,《商君书》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他与甘龙等国相雄辩于殿下的景象。书中开宗明义“民弱国强,民强国弱”。全书核心思想大体是:重农愚民,重刑抑商,重战轻文,钳制思想,基本围绕着如何弱民展开。 以下评注一二应能大致领略精神。
重刑而连其罪,则褊急之民不讼,很刚之民不斗,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巧谀、恶心之民无变也。五民者不生于境内,则草必垦矣。
▶️ 用重刑和连坐治罪,全国境内五种恶民就不存在,民风转善,田地就会得到开垦。商鞅提倡互相告发,连坐法全面推行,这个很厉害,后世朱元璋发扬光大,官民风声鹤唳,错假冤案叠出。据说我们毛领袖评商鞅称其为首屈一指之政治家,反观其确有商君之遗风。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静诛愚,乱农之民欲农,则草必垦矣。
▶️ 百姓不能让他迁徙,这样就会比较愚笨,百姓愚昧迟钝干不了其他事,就会一心一意务农,这样荒地得开垦。愚民政策是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书中充斥愚民和抑制民智的思想和举措。后秦统一六国,焚书坑儒至满清广开文字狱至近代“臭老九”,一脉相承。
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则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则知农无从离其故事,而愚农不知,不好学问。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
▶️ 大臣们知识广博,聪明善辩,游历四方都是没有什么好处,不游历农民知道的事情比较少就会老实,愚笨的百姓没有什么知识,也不好学,这样务农就更高效。
故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
▶️ 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辨慧,国家有这十样,就会导致无人打仗,敌人来了,肯定被削,敌人不来,也必贫穷。抛弃这十样,敌人来了,必定克敌,兴兵讨伐,必定攻取,按兵不动,必定富裕。… 所以说,千人务农打仗里如果有一人读诗书聪明善辩的,一千人都会不愿从事农耕战斗。百人务农打仗里如果有一人懂手工艺的,一百人都会不愿从事农耕战斗。商鞅是要把所有人都变成耕种和战争机器。
金生而粟死,粟生而金生。
▶️ 金钱多了农作物就少了,农作物多了金钱也多了。
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 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
▶️ 重罚重犯而轻罚轻犯,则有刑罚但是还是会出事,国家削弱 … 重罚轻赏,就会君上爱百姓,百姓也对君上衷心,重赏轻罚,效果就会相反。商鞅用法家,《商君书》多处论及重刑重要性,并提升到国家存亡的高度,可谓对刑罚达到执迷的地步。乱世用重典还说的过去,治世用重典必乱,秦朝践行法家理念,至二世亡,前车之鉴。也无怪乎商鞅最终落得车裂下场,实杀伐无度所致。
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必贫至削。… 国贫而务战,毒生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 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如同6只害虫,加上仁义、非兵、羞战,这些会导致没人务农打仗,必然导致贫穷以至被削, … 国家贫穷而专心征战,就会把毒引到敌方,就不会有6只害虫而变得强大;国家富裕但不思征战,苟且偷生,6只害虫就会作怪,国家必然削弱。商鞅六虱说与韩非五蠹说如出一辙,儒士文人如同害虫,害虫当灭,那么坑儒便是其必然逻辑归属。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 国家之所以能够得到治理,主要依靠法、信、权三种,法是君臣都应该遵守的;信是君臣一起订立的;权是君主所独有的。 据说商鞅初以"君王术"说秦孝公,孝公并不为所动,操作层面商鞅夹带私货,不断摆弄君王术,当然秦孝公乐见。帝王术如同房中术,拿捏不当必受其累。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
▶️ 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统一奖赏可以让战士无敌,统一刑罚可以让政令通行,统一教化可以让百姓听从君主使唤。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 百姓受辱就能以爵,百姓弱就能尊重官员,百姓贫穷就能重视赏赐。要让百姓活的很卑微,弱化、侮辱、贫穷加身才能让他老实,电视剧里大秦人坚毅勇武,穿越历史去看看,终不能信,辱民弱民贫民,鼓励告密连坐,如此之下的勇武也只是一具坚硬的躯壳而已。
世之所谓贤者,善正也。所以为善正也,党也。听其言也,则以为能;问其党,以为然。故贵之不待其有功;诛之不待其有罪也。此其势正使污吏有资而成。
▶️ 世上所谓贤能的人,善良正直,而善良正直,出于他们党羽。听他们说话,以为很有才能;问他们的党羽,也这么认为。所以还没有功劳就尊贵起来了,还没有罪证就开始责罚了。这样贪官污吏就有了可乘之机。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读《商君书》个人以为刻薄无法概括其人,商君可为暗黑邪人,变法可谓推行邪教,商君书则是其教义,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在襁褓时便受此蛊惑,成长中便是带着镣铐舞蹈,打破枷锁何其难也。小篆秦字,两手在中,上操戈,下操禾,最终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