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旅行过几次,但也只是观光客,并没有正真领略风土人情。 对日本的了解,大概最多可能从以前的某个亲戚这里间接听说。 这两天翻了这本《别说你懂日本》,有些见解算得上有意思。
关于日本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
“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
我们会觉得日本是一个"不顾恩义",充满冷漠和压抑的国家。 日本社会里的一个人际交往准则,是不要让人“迷惑”,也就是不给他人添麻烦。 一直不是很懂,与中日韩同源,何以日本与中国差别如此之大,更别说韩国这样喧嚣外向的性格了。 这本书给了一个解释。
中国人强调私德,只要心是好的,外在言行可以不拘甚至放诞,微瑕不足以掩瑜。于是,许多人明明缺乏公德观念,却毫不怀疑自己内心良善,“心”成了简捷的托词。日本人强调公德,在外在的言行举止上礼节繁多,哪怕流于虚伪做作,至于内心是否真诚并不注重,“礼”成了便利的装饰。在日本社会中生活久的中国人,常常对日本人的“礼”讥为“虚伪”,倒不仅是怨言而已。
中国人对公家的东西是可以肆意攫取的,在传统一代人中,能拿公家的是本事。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实际上说到了本质,儒家这种差序文化,不光决定了君臣父子男女之别,也决定了你我之别。公家是在差序的外层,当然能捞一点是一点。
日本人对外层的东西特别关注,非常在意规范礼仪。 这种外在礼仪在我们看来流于表面、程式化、虚伪,造成日本人的普遍压抑。 但另一方面,与日本人对人际关系中对“羁绊”理解有关,羁绊意味着一种责任,日本人如何解决? 用礼仪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人与人之间过渡的“羁绊”。 如此,日本人的过分的友好,就不必太当真,这是化解彼此潜在的“羁绊”。你看中国人交往,要彼此看得起,累。 当然,任何问题有两面性,与家人的“羁绊”是我们深入彼此,建立纽带完善人格的需要。
日本人喜欢跟风,什么潮流都一窝蜂,这似乎跟日本人高教育水平相背。 关于日本人的群体性,加缪曾说过,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有罪而历史无罪。这是个人和历史的对应。 谈到日本人,我们或许可以把个人与群体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一个看似古怪的结论:群体有罪则个人无罪。 日本人期待加入群体的一个原因,是在集体的名义笼罩之下,个人行为的动机与后果受到了洗净与庇护。 这倒是不错的解释了日本人喜欢跟风缘由。
日本人型文化,有板有眼,啥事都要弄出个道。 比如茶道,受到禅宗影响,僧侣村田珠光将饮茶与宗教文化融合,提出“和、静、清、寂”的原则,茶道或以此为肇始,到千利休而发展完备。
知道了两个之前不懂的知识点:
- 绝对领域,女孩大腿以下,在0度的东京也领略的绝对领域之靓丽。
- 日本法律对性骚扰(所谓痴汉)规定,若猥亵罪成,要被判处半年到七年的刑期及罚款。
但据说日本痴汉并不因此减少,有压抑的,也有玩票的,很多玩法也搬到影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