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笔记的一些新想法

  大童  |   on Monday, July 31, 2023  |  1119   |  3 minutes

实践了挺长一段时间的卢曼笔记,目前基本工具:

  • 硬件:纸笔,ipadmini + 手写笔
  • 主要软件:github,kindle标注,vim,markdown,obsidian
  • 偶尔使用:印象笔记(剪藏),apple备忘录,onenote

有些体会。


双向链接笔记有个问题,git上传后无法点击进去看,markdown的标准问题。只有用obsidian本地看双向链接内容。

笔记的核心:

  • 随机性–保证开放、长期,像一棵树一样能够生长
  • 自组织–有机而不是松散的,双向,便于发现,结构性。
  • 亚稳定–稳定但不固化。

意志力就像肌肉,使用后需要时间恢复,需要意志力去控制的,难以持续坚持,要尽量减少决策(例:比尔盖茨只穿几个颜色的西服,不把意志力浪费在无谓的决策上。)。笔记这个事情也一样。阅读时手里总是有一支笔。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而不是摘抄。写下来,才能把知识内化,思维统一性、外显化。

笔记的目的 => 理解,获得洞见 => 普遍的智慧。 文献笔记❓是读书时随手记录,为写永久笔记准备?

好问题很重要,问题导向。 输入:卡片 - 捕捉兴趣、想法,思考,避免不加思考的摘录。 输出:重点不是文采,内化的知识,高质量的反馈。

实践:建立链接,形成输入-输出良性循环。

大量训练能获得某种直觉,这是成为领域专家所必须的。比如下围棋,高手很大程度上借助直觉,所谓“流”的东西。在进阶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脑力去推演。但直觉的负面作用是“确认偏差”或叫“路径依赖”,曾经这么做都是对的,固化路径依赖。达尔文的做法是:强迫写下对自己理论最具批判性的观点,并做详细阐述,详细阐述过程中实际上是真的进入到反面观点中,思想碰撞才会产生。

从“寻找证据”改变为“收集所有相关信息”,为什么?

  • 大脑总在寻找证据来强化已有想法,而无意识的过滤掉相左的意见,这是人们偏见越来越严重的根源。
  • 说到偏见,还有一个原因,APP总是投其所好的给你推送你认知范围内的信息,所以,不管你持什么观点,你总错觉这就是世界的真相–你总是看到了你想看到的结果。

独立思考的敌人是懒惰,人有幸存者偏差,比如人们总想从成功人士的传记学习,但这有个问题,这些人都是幸存者,失败者被过滤了,即便传记中有大量的失败,这种失败是在成功的大框架下的,与真正的失败区别很大。二战时,美国让某数学家对飞机的弹孔位置密度做统计分析,以便对某些位置加强装甲厚度,这很合理吧。数学家反其道而行之,给没有弹孔的位置增加了装甲厚度。他的思路是,回来的飞行员都是幸存者,所以不是重点关注,而恰恰是没有弹孔的位置,有更大可能性是那些被击落的飞机。有几分道理啊,不知道数学家的思路有没有在战争中验证。


纸质笔记大概是这样

biji1.heic.jpg biji2.heic.jpg biji3.heic.jpg biji4.heic.jpg


偶尔也记在书上。

biji5.hei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