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50讲

熊逸,佛学白话浅说

  大童  |   on Friday, June 19, 2020  |  2833   |  6 minutes

白话浅说。
明白或厘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
林林总总,大致梳理记录点评如下。

佛教是对婆罗门种姓制度的背叛,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犬,首陀罗),轮回不变身份,婆罗门万世婆罗门,首陀罗永远无法轮回到婆罗门。
婆罗门说一切恒定不变,轮回有主体。印度教强调的“梵我”,梵是宇宙和生命的主宰,是第一推动力,恒常不变。
佛教对此一笔勾销,缘起性空,“无我”更谈何身份,在轮回的问题上人人平等,要修成果位,大家路径差不多,
众生皆能解脱,而不是被锁死,世代为奴,这在当时很颠覆。

佛教发展成组织以后,除了信众之外,需要处理好与权力的关系。让庇护者容易成佛,是符合逻辑的做法,转轮王是对人间护法的称号,有金银铜铁轮王,阿育王是铁转轮王。其他,如五百罗汉第一的乔陈如–就是歌利王。佛陀之前500年,佛陀还是忍辱仙人,遭遇歌利王,佛陀现身说法,示神通,砍断手脚流出乳汁后复原,收服歌利王,并告诉他,修成后度他,歌利王的四个大臣则列在乔陈如之后的罗汉。
为了弘扬佛法,怀柔和雷霆需并用,护教者给你果位,破坏者给你颜色。对婆罗门和谤佛的一阐提就是用雷霆手段。

“心无”义,又称心无宗。魏晋间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旧说创始人为东晋竺法温。近人陈寅恪考证,该宗实为东晋支愍度所创。其论主要为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强调客观世界为实有,色为真色,做到空心不空色,心不想外色,色想便废。不强调对外境的否定。时在五胡乱华,世道混乱,“心无”说让人放下执着,转换心态,不沉迷于财富、酒色。乱世人心得抚慰,劝人不执着,反思现状挺好,高级鸡汤。相当于:“换个心态生活也是美好人生”。
到南北朝被激烈批判为外道。佛学的视角很大不同:

  • 一乐观厌世,“苦”是基本基调,“换个心态心情美好"是错误的,终究逃不出六道轮回,“苦"是本质真理(苦圣谛)。
  • 二缘起性空,酒肉财色是因缘和合,归根到底是性空,本就是无,何来执着。

有些事情佛陀是不谈的(十四无记,佛陀讲了“毒箭之喻”来说他的主张),构建自洽的世界观或哲学体系不是佛陀的追求,佛陀要找解脱之道,为自己也为世人,一切围绕"解脱”。但不要低估了世道人心的力量,《三世因果经》便是中国佛经经典,按佛法的“缘起性空”的底层逻辑,三世因果并不成立。但中国人不管,实用比自洽重要,谁都不能证明那套体系就是“究竟法门”,适合的便是最好的。所谓“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做者是”,叫人从善,敬畏因缘,你说这环环相扣是完全的命定或者抹杀自有意志,也不全是,今生做者是,看你怎么做啦。还有点存在主义的意味,后世之本质如何,便看你今生之选择。算是对中国人的道德约束。庐山慧远著有三报论,首创莲社讲经,尊为净土宗初祖。

佛法的底层逻辑是缘起性空。缘是那个推动力,相当于负熵,和合到性空是必然,世界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小乘&大乘

声闻系 – 依四圣谛解脱; 缘觉系 – 依十二因缘而参悟。

在小乘教法中,佛法破这个我,实质上就是破了一个永远不变的东西。像外道定义的大梵等那些神我,都是全能全知,永远不变,超越一切的。即使那个小我,我们一般人说的灵魂,也是一个不变、不死的存在。就是说,不管你轮回转成人,转成动物,其中那个我不变,那个灵魂永远不变,永远是我。而且灵魂也不会死,就是水淹不死、火烧不死、刀砍不死,我就是这样一个既不会死也不会变的东西。

小乘讲人无我,大乘讲人无我和法无我。法无我之法分解成阴(蕴)、界、入,六尘六根十二入。
人(梵音补特伽罗)无我,是从有情众性自体来说,“我”依五蕴而假立,因缘离散则五蕴灭,无实体可得;法无我是从世间万法来说的,一切法由因缘生、从因缘灭,亦无实体可得。
人无我谓我空,法无我谓法空;解证人无我谓破我执,解证法无我谓破法执。
小乘说大乘是"方便法门”,大乘说小乘是“大乘非佛”。
小乘具体,大乘抽象。

禅宗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不是逃避(心无义)。
我们知道禅宗宗风很朗健。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用心若镜),无相,无住(参照冥想)。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形式不重要,不向外求,不说破,反偶像。不立正邪,本性清净。

以《楞伽经》、《金刚经》为宗旨。

不立文字很难,因为总有些原则需要传承。忒修斯之船/阿能柯鼓/金阁寺之所以还是那个东西,应有些本质特征,令其保持功能,理论构建和填坑,也是必须要做的。即便是所谓不立文字的禅宗。
破除偶像很难,禅宗要极力破除偶像,但它总归还是一门宗教,即视感\仪式感增强信仰的力量。
类比伊斯兰瓦哈卜派,对偶像崇拜的极度反对,带来不少问题,巴米扬大佛的炸毁算是一例。

印度禅,从印度文化中来,受瑜伽,印度教等影响,注重苦修、实修,及由此产生的神秘体验,是“渐悟”,五祖弘忍的徒弟神秀持此主张。
中国禅,从六祖慧能,实际从道生开始,走的“顿悟“路线,甚至与渐悟派不两立,道生自己悟出这个道。后来《大般涅盘经》传入后,印证他的想法。
道生在苏州虎丘山讲经有“顽石点头”一说。这给广大信众增了信心,开了方便之门。在原来的信仰体系中,有些人是没有希望的,比如“一阐提“。

人人有佛性,佛性是一种潜质,象大理石之于大卫。
恶劣环境促宗教,如中世纪黑死病,人们祈祷,没死的都觉得灵验了,幸存者偏差。洞见!

素食问题

关于吃肉的问题,不吃肉佛经记录是提婆达多主张的,提婆达多是佛陀堂兄,与佛陀作对,破坏僧团,在佛教里的角色相当于基督教的撒旦。佛教经典没有明确不吃肉,但建议吃三净肉。
– 这个说法有些问题,我读《楞伽经》最后大篇幅明确阐述吃不吃肉的问题,态度鲜明的反对吃肉。

一些概念

  • 般若,究竟法。
  • 涅槃方式:智慧入(读经),禅定入(实修)
    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都已成佛,有余涅槃肉体还在,体灭后进入无余涅槃。
  • 万物源于四大的因缘和合,六大(地水火风+空(空间)+识(意识))
  • 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存,极微实有。时间 - 刹那,空间 - 极微。构建了一个极复杂的世界。
  • 善业,自作自受。❓
  • 佛陀说正法年代1000年,象法500年,末法10000年。佛陀时代算起,现在应是末法时代。弥勒信仰体系说,弥勒佛从“兜率天”“下生”到弥勒净土。
  • 佛陀是否有女性歧视❓
  • 四无量:慈悲喜舍。涅槃四德:常乐我净,是佛的状态,进入无余涅槃后的状态。
  • 四谛:苦集灭道,来自❓方法论上,我的理解,比如面对色,用慧助定(比如:不净观甚至白骨观),让你可以直面;心无义是:我很好,我不要看。
  • 三武一宗。缘由?官方对禅宗的态度❓
  • 阿赖耶识,补特伽罗(耆那教),神我,识神
  • 地藏信仰❓“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