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

  大童  |   on Tuesday, May 23, 2023  |  717   |  2 minutes

压抑欲望本是中国人长期被教导的价值观。 近40年的国人反倒是像狂飙突进的浮士德。 关于低欲望社会,这些年听到声音贬大于褒,如对北欧、日本,尤其是日本,评价是比较负面的。

我想可能:

  • 一来中国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人均GDP是日本的40%不到,中国社会现状和发展惯性,尤其服务业、中低端制造业对底层劳动力的要求,不允许中国进入北欧这样的低欲望社会。
  • 二来中国出现了这样的趋势了,经过一到两代人的努力,中国出现一大批(虽然比例不高)可以随心所欲生活的年轻人。所以这种内生和结构性矛盾导致,这个趋势和官媒并和谐。

消费主义好不好?对于社会发展当然有积极一面,但消费主义的消极面也是显而易见的。 人的基本要求是生存,本性是攫取。社会资源不足时,破坏、掠夺、冲突是常态,所以需要道德等各种约束。

低欲望社会之所以在日本北欧等发达国家出现,不是偶然,日本经过80年代可以买下美国这样的经济巅峰,人人希望拥有LV和豪宅,家庭主妇满世界扫货,而见过繁花似锦,人们逐步认识到,高物欲对人的反噬是强烈的。反思后的日本人,对于物质的追求反而趋向理性,背LV还是背优衣库,无所谓!回归到人本身。

低欲望社会要求其实是比较高的,不特别恰当的说就是,社会脱离丛林法则,人脱离低级趣味。 首先,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用为基本的生存状况焦虑 – 这种焦虑或压力是浮躁社会的动力; 其次,对人的要求高,可能需要至少2代人的筚路蓝缕式奋斗,人从关注外部、关注生存,回归到关心人本身上。

像动物一样行事是最简单的,但是人毕竟不是动物。我们变得不那么像动物,或者抑制动物天性,一定是一种进步。 但从进化论角度来讲,动物本能总有其道理,这种优雅的进步反而不一定利于种群的繁衍。 人们也许更多从这个角度提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