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之五时八教

佛陀一生讲经经典

  大童  |   on Monday, March 12, 2018  |  4664   |  10 minutes

tiantaizong

宗教传承有个统一性的问题,基督教经典就是《圣经》,包括《旧约》《新约》。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之后的学说典籍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解读和衍生,必不可僭越,这就保持了其可传承和纯粹性。

佛教也是如此,问题是印度人思辨性和记忆力都特别强,多以口述方式讲经,而对历史的记录则极不重视,或者我们说没有过程管理,回溯是比较困难的。加之佛典浩瀚浩瀚,到底哪些是正宗佛学,哪些是假经,哪些是佛祖口授,哪些是后人作伪,很难考证。这个问题向来是佛学的根本问题,阿难在佛祖涅槃前就曾经问过。佛典太多,佛祖只能厘定一些原则,如四法印、四念处、大小乘等。

佛学初入中国后,作为外来文化,必定比附儒道,道人拿儒道的境界与佛学相印证,如僧肇即以为儒、道、佛之圣人的最高境界是一样,以儒道来说佛。魏晋之后,士人思辨之风盛,佛学思辨性恰恰是最强的。古印度辩经据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和风细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写玄奘在无遮大会上贴出“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破者,请斩首相谢!”,当时辩论失败者,有两个选择:皈依胜者或挥刀自尽,玄奘选择后者。所以,因明学之于佛学,就像逻辑学之于科学,这点在高度钳制的儒道这里是很难找到的,庄子这里能找到一些,但也并不多,白马非马之类又显得太low,反复讲也显得寡淡。这思辨性正好契合了魏晋上层性情,能很好的安放他们放逸个性,之后人们开始抛开“老子化胡说”之类的玄谈,从印度寻找佛学源头,从佛理自身的底层逻辑去判别什么是“究竟法门”。

现在的经典佛经分为了三藏十二部,多达上万卷几千万字,三藏指的就是“经律论”,其中的“经”基本都是释迦牟尼佛当年说法留下的“语录”;“律”就是僧团戒律,大多是佛陀当年所定,后期也在不断改变;而“论”都是后世的高僧大德们的注解和拓展。 正因为留下的佛经和法门如此之多,所以释迦佛也被称为是“释迦文佛”,这个“文”指的是文字般若,毕竟释迦佛也是老师,如果没有文字般若的话是没法教好弟子的。

南北朝时代,判教著名有十家,后人谓之‘南三北七’。连同隋唐时代判教之说来看,不下二十余种,主张从一教乃至六教都有,繁杂纷乱。其中以天台、贤首两家的说法比较殊胜,影响后世最大。此处略讲解天台宗智者大师分时判教论。

智𫖮在《妙法莲华经玄义》提出“五味教”的理论。以佛陀顺应众生根机,说法有深浅不同之五味。

五味教是引用《大般涅槃经》“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智者大师把佛陀一生说法分为了五个阶段,所有佛经又分为了八个种类,合称五时八教。将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世尊从菩提树下得道大彻大悟开始31岁,一直到八十岁涅槃,一共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五个阶段,分为华严、阿含/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从教导众生之形式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化仪四教);又依适应众生根机而教导之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化法四教)。总称为五时八教。以下抄录参考一。

五时

第一阶段:华严时。讲华严经。历时21天

佛陀第一个说法阶段被称为“华严时”,顾名思义,说的佛法正是被称为佛门第一经的《华严经》,佛法云,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这也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经,不论说法时间还是地点还是本身的内容。 这部经乃是释迦佛刚刚成佛之后,直接就在“入定”中上仞利并夜摩兜率等天宫,为天人以及大菩萨们所说,小乘的人根本都听不懂,只能如聋如哑,至于普通的凡夫根本上不了天,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而这部经多达60多万字,浩浩荡荡像一部小说一样,从文殊菩萨开始,又以普贤菩萨结尾,讲了各种最精妙的法门,乃是最圆满的了义之经。 所以说释迦佛一开始就把所有佛法都讲完了,要是能参透华严,其余所有经文都不用读了,以一摄万。

第二阶段:阿含时,讲四阿含经,历时12年(也叫鹿苑时)

说完华严经后,佛陀又回到了人间,从世俗角度来说这才是他真正开始说法,所以小乘佛教是不承认上面所说的“华严时”的,认为佛陀讲的第一部经就是《阿含经》。 其实《阿含经》是个统称,实际上又分为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一共是四部。 这四部经都是标准的小乘佛法,主要讲“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以及十二因缘,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总体来说是偏于空的。 佛陀讲小乘佛法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众生的智慧还不够,一下子就说大乘佛法大家还无法接受,就像是小学都没上过字都不会写,你就直接从中学教起,让他们写文章写诗词自然是不合理的,这个阶段世尊就是为大家打基础。 佛陀一共说了十二年的阿含经,所以很多弟子都证了一至四果不等的罗汉果位,为后面的回小向大打下了牢固的底子,所以佛经里面常提到“千二百五十人”僧团都是阿罗汉,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阶段:方等时。讲楞严,楞伽,维摩诘,圆觉,净土三经,历时8年

接下来这个阶段被称为“方等时”,这也被称为过渡时,因为佛陀一边继续讲小乘佛法,一边讲大乘佛法,一共历时八年。 讲小乘佛法自然是为新来的四众们打基础,而大乘佛法就是让之前修小乘的弟子们明白,之前的佛法不是究竟的,只是为了让他们先打个基础,个人得到解脱,所以也被称为“有余涅槃”,而若是想得到真的无余涅槃,真正的证得佛果,那就必须回小向大。 小乘佛法我们上面说过了,这个阶段的大乘佛经主要有《楞严经》,《楞伽经》,《维摩诘经》,《圆觉经》,净土三经——也就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 这些经文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楞严经破魔最利,楞伽经禅宗印心,维摩诘不二法门,圆觉经十二大士论道,至于净土三经那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佛弟子们铺天盖地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其核心依据都在这里。 不过这里需要多说一句,念佛法门属于净土宗,但净土宗可不仅仅只有念佛,这点各位看看净土三经就明白了,比如观经中的十六观。

第四阶段:般若时,讲金刚经,心经,历时22年

接下来的阶段被称为是般若时,所谓的般若指的就是佛法中最高的智慧,所以佛陀在这个阶段耗时也是最长,长达二十二年。 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阶段的佛法都极为精妙,义理高深,比上个阶段的佛法难度又高了一级,自然要反复教化才行,而且有些修小乘的虽然已经发心回小向大了,但习气未尽,故佛广谈般若空慧而澄净他们的思想。 般若部的佛经非常多,有600卷以上的佛经,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还是《金刚经》和《心经》,单说名气和影响力的话,在所有佛经中分居前二恐怕大家都没有意见,尤其是金刚经,由于和六祖惠能大师的缘分更显得尤为殊胜。 而《心经》是全部经文中最简短的一部,一共才260个字,但却包含了小乘大乘所有法门,最后又全部跳出——无小乘的苦集灭道,无中乘的十二因缘,也无大乘的无智亦无得,从而究竟涅槃。

第五阶段:法华涅槃时。讲法华经,涅槃经,历时8年

佛说法的最后一个阶段,经历八年,佛陀直到圆寂一直在说法,从无停止过。 这个时候众弟子们要么证阿罗汉果,要么已经回小向大入了菩萨道了,所以世尊已经不用再说那些不了义的方便法门了,说的都是最圆满的法度,最后又被集结为了两部经《妙法莲华经》和《大涅槃经》。 此时,佛陀已不再说小乘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法无我,观心无常”了,而是开示“常乐我净”,这才是涅槃彼岸的真相。 佛陀进入常乐我净的境界。 说世间苦,是为了让小乘人生出出离心,而学佛就是为让大家离苦得乐。

谛观在《天台四教仪》中,将五味教,称作五时教:

华严时:如来初成正觉,在寂灭道场,现毘卢遮那身,说圆满修多罗,故言顿教。若约机、约教,则又兼权。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文,为圆机说圆教。处处说行布次第,则为权机说别教。故约部为顿,约教名兼。代表为《华严经》。

阿含时(鹿苑时):如来示现从兜率降胎,出家苦行六年,菩提树下以草为座,成劣应身。初在鹿苑先为五人,说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等三藏教,破见、思烦恼。代表为《四阿含》。

方等时:《维摩诘经》等弹偏折小,叹大褒圆,俱说藏、通、别、圆四教,其心体信大乘之理,闻骂不瞋,内怀惭愧,心渐淳淑。代表为《维摩》、《思益》、《楞伽》、《首楞严》、《金光明》、《胜鬘》等。

般若时:一切法皆摩诃衍,大小融会,无二无别,汰除大、小别见情执,此般若中,不说三藏教,带通教、别教,正说圆教。代表为《大般若经》、《金刚般若》、《大品般若》等诸般若经。阿含、方等、般若,此三对华严顿教,总名为渐。

法华涅槃时:开权显实,三乘皆一佛乘,令前四之藏、通、别教皆成圆教。前四之圆教,本自圆融,不待开显,不过不及法华淳一无杂,独说圆教。于般若时,声闻转教大乘,皆知法门。佛于法华时,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授记作佛而已。次说大涅槃,为未熟者,更说藏通别圆四教,具谈佛性,令具真常入大涅槃,此名捃拾教。又因末代钝根,于佛法中起断灭见,而设三种权法,扶一圆实,故名扶律谈常教。代表为《法华经》、《大般涅槃经》。

八教

化仪四教

化仪四教,指如来为了适应各类众生根器而设的教化轨道。

智𫖮沿用南三北七诸师,划分:一、顿。二、渐。三、不定,三种教相,虽立名同于南三北七诸师,但定义不同,是以华严、般若、法华、净名诸经中,但说佛道者,为顿教相,而非单以华严经为顿教部。渐次开示,由浅至深,从人天至佛道,逐步说明者,为渐教相,不取南三北七诸师有相、无相、常住等判分。不定教指诸经处处明佛性之理,由各人开悟之机不同,或于顿教得见佛性,或于渐教,佛为提谓波利说五戒时、或于初转法轮时、或于方等大乘教中、或于摩诃般若教中,或于涅槃教中,得见佛性。智𫖮是以于五味教之前味开悟,或于后味开悟,得益不定,为不定教相,而非单以央掘、胜鬘、金光明等经为不定教部[4]。若佛说法,各人领悟、得益不同,即是不定教(显露不定);若佛说法,彼此得益,但互不相知其所闻法,即是秘密教(秘密不定)。

顿教

《华严》七处八会之说,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净名》“唯嗅薝卜”。《大品》“不共般若”。《法华》:“但说无上道”,又说:“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若遇众生,尽教佛道。”《涅槃》二十七卷:“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又说“我初成佛,恒沙菩萨来问是义,如汝无异。”。诸大乘经如此意义类例,皆名顿教相,非顿教部。

渐教

如《涅槃》十三卷:“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从般若出涅槃。”如此等意,即是渐教相。又始自人天、二乘、菩萨、佛道,亦是渐教。又从中间,次第而入,亦是渐教。

秘密教

谓佛陀以不可思议的智慧、神通,“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名秘密教。

不定教

谓佛陀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由如来不思议力,“能令众生于渐说中得顿益,于顿说中得渐益,如是得益不同”,名不定教。

化法四教

化法四教,指如来为了适应各类众生程度而设的教化范围。

藏教

全称三藏教,即阿含经、律、论三藏,修证可断我执而入阿罗汉涅槃,暗含菩萨教法[5]。

通教

“通”者谓贯通,涵盖三乘,以菩萨乘为正机,以声闻、缘觉二乘为傍机,般若、方等经内“共般若”等,即通教。[5]

别教

专说菩萨法,别前二教,别后圆教,故名“别”,明菩萨历劫修行行位次第。

圆教

所谓“圆”,即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正说中道实相,明不思议境,谓观一念心,具足无减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一念三千),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观),更不前后,广大圆满,横竖自在。

panjiao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