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好奇,多一点了解真相的渴望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大童  |   on Wednesday, March 15, 2023  |  1032   |  3 minutes

img

有本书《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其实我没有读过这本书。逛书店看到。
看到这个书名,就想发表点感想,因为我很无知,也并不自信。

无知和自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说法是对不自信的一种安慰?或对自信的人的一种标签化亵渎?
这种说法,可能勾勒出来的是:你遇见一个自信满满、信誓旦旦的家伙,你甩出一顶无知的帽子,让他闭嘴。

越无知越自信,这是可能的,所谓无知者无畏,这种自信称之自大更为合适。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有盲信,无知还需要加上盲信这个因素,人总要选择信一些东西,无知意味着缺乏有效的过滤阈值,筛选机制出了问题。 自信本身是良好品质,问题在于,信的东西是否靠得住的?信的如是靠不住的、违背常识的呢;盲信,是问题所在。 人不可能体验一切,所以大部分知识来源是间接的,或道听途说的。来自间接的手段没有问题。
关键是过滤阈值!那么如何提高过滤阈值?

读书应该比较好的方式。刷抖音行不行?如果已经具备有效的过滤机制,也可以,批判吸收,碎片化信息也可以拼成完整的知识拼图。 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出淤泥而不染,这个是反人性的,是对圣人的要求,普通人类基本上是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但问题就在于,这是个悖论,有效筛选能力基于知识积累,没有这个积累所获得的能力就没法保证有效甄别,没有这个能力下大量伪信息\碎片信息所冲击,只能导致看似很懂的无知。 书就不一样,特别是经典的书,作者往往倾注毕生所学,是体系化,有深度的知识。所以,哪怕浮光掠影的读书,也好过被海量碎片化表面化的信息所掩盖。现在提倡利用碎片化时间,这多半是极糟糕的做法。

无知怎么可能必然导致自信呢?这岂不等于说,我们保持无知就能自信?这是自欺也是欺人。 不排除,一些无知又自信者能够如鱼得水,这主要功劳不在无知,是他自信的精神力量和碎片化的无知能够吸引、影响或引导一大片同类无知者,因为,无知者之间极易共鸣,所谓惺惺相惜。 但我猜想,无知者在大多数的状况还是受打击的,无知者如不能保持谦逊态度和良好学习机制,是很难不被现实一次次暴击的,谈何自信?

进一步,本质讲人都是无知的,从肉身的局限性上说,没有人不是无知者,无非方面、领域不同,所以,懂得越多,对未知就更为敬畏。苏格拉底就说自己一无所知,你思考的越多,发现知道的越少,所以很多顶级科学家,最后也智能皈依上帝,没有上帝来兜底,他是活不下去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信与否与无知与否没有一毛钱关系。

保持谦逊态度是必要的,保有好奇,渴望去了解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
对于我们不懂的或不能言说的事情尽量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