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 [美] 肯尼斯·斯坦利 / [美] 乔尔·雷曼

  大童  |   on Tuesday, January 24, 2023  |  3779   |  8 minutes

weida

计划目标如空气般存在,似乎没有目标人生荒废,没有目标的人会得病,堕落到虚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已经深入生活起居工作。
方方面面,计划无不在指导我们行动,以保证良好输出。

作者提出一个反直觉的建议:好结果不能被计划出来,不要设立目标,目标没有用,目标阻碍发现。
因为反直觉,作者用人类伟大发明及亲历项目-图像生成器,或小或大的案例,分析论证何以如此。

计划目标的优点是利用已有知识预设路径,让产出高效,方向明确。但计划的优点恰恰是问题的根本,预设了路径意味着放弃了其他路径,收缩可能性空间,而创新思想可能就隐藏在非计划路径中。此外,目标具有误导性和欺骗性,犹如“中国指铐”,越用力往外拔,锁的越紧,挣脱之道就是反其道。
倒我想起前几天,有只小鸟误入了办公空间,上班时,这只小鸟已经羽毛凌乱非常疲惫,还在惊恐中寻找出口。办公室开着10个飘窗,我们试图把它引到这个飘窗的出口,可能小鸟总是不得要领,无数次的撞着同样的几块玻璃。最后同事把奄奄一息掉地上的小鸟捡到窗外。

对于复杂问题,人类何尝不是如此。没错,设定目标,意味着搜索空间的收窄,从而导致可能性的丧失。本书的解决之道是新奇性原则。
关于目标欺骗性导致卡死,书中举了机器人走迷宫的例子,如果以离出口最近作为目标选择路径,机器人很快就碰壁,且其他路径被过早的放弃。而新奇性原则,则会去尝试各种以前没有尝试的路径。这里的关键是搜索空间,如同寻宝者游戏,诀窍就是找新路径,而不是凭直觉或盲从。
寻宝的过程,重要的在于找到垫脚石,没有垫脚石,目标路径会卡死。比如发动机是飞机的垫脚石,晶体管是计算机的垫脚石。但这实际上很难反证,目标模式的不可行。晶体管出现之前,哪怕有人想造计算机,也不会成功,那是条件还不充分,并不是采用什么方法论的问题,这时秉持新奇性原则的人同样造不出计算机;晶体管发明后,用目标指导模式也可以造出计算机。
思想实验\猜想或直觉,可以视为规划的极端形式,人在脑子里根据现有知识,复盘了一条路径,就笃定的认为这是科学可行的。

本书精华在后半部分,特别是对教育和进化的看法,很有洞见
书中用单独讨论了高等教育弊病,作者大概从事大学教育,体会切身。高等教育只是主流对目标导向迷恋的一个典型场景。

我无比认同,确立目标是败坏的开始,书中援引坎贝尔定律。

“任何量化的社会指标,越是被用于社会决策,社会腐败的压力便越大,也就越容易扭曲和腐蚀它所要监测的社会进程。"。

设立并奔赴目标的过程中,人们会渐渐忘了目标设立的初心,转而追求目标的实现,对目标的追逐反过来又侵蚀目标背后的意义。
比如,考试高分的目标,会生产出一堆考试套路和方法论,产出考试高手,实用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反而弱化;唯GDB指标,会催生一堆无效投资,z制造经济结构失衡和虚假繁荣,导致衰退;印度殖民时期,减少毒蛇的目标辅之以激励,反而导致毒蛇增加,人们甚至为了获得激励偷偷养蛇;韩国形象工程,减少流浪汉的目标,导致大量无辜的人被当成流浪汉,在收容所收中被折磨。
设立目标并进行评估已然成为不容置疑的共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是如何让这些评估更准确。作者认为这是根本性的错误,这种让国民接受普遍良好教育的初衷,最终很可能只会掉入平庸的死胡同,评估是否准确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这种模式就像坎贝尔定律所描述的,目标总会以某种方式被实现,比如学术造假或一堆看上去高大上的知识垃圾,但知识的探索空间因此收窄,创新的可能性被抹杀,新的垫脚石将难以被发现,没有垫脚石,路径终将被卡死。

那该如何?用新奇性原则来破解,停止对学生进行标准化测试。取而代之的是,由教师编制一套包含作业、测试、教学大纲和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作品样本在内的合集。之后对该合集做匿名评估,如评估不通过,该教师的学生才被要求测试。如此,创新教育方法和理念才能被不断发挥和探索。新奇原则的思想非常适用教育行业这样的场景,因为,教育本身没有一个清晰的收入产出目标,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很宏大,重要的是在群体层面上能够获得突破。
书中还谈到高等教育机构项目研究这项职能。因为项目众多和经费有限的矛盾,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目前通常由专家小组评审,通过达成共识来分配经费。这一做法看似公平合理,同样隐藏着麻烦,共识往往是通往成功的踏脚石的最大障碍。尤其是,专家小组成员如有相反偏好,极好或极差的都会被平均为接近0,平庸方案更容易获胜。就像美国选举,竞选的策略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获得中间选民,铁杆支持者或极端反对者很难改变,宣传策略就是投中间选民的喜好,哪怕是策略这实际上是糟糕的策略。书中还谈到,政府会通过大量资金注入来达到某个行业根本性突破,这一做法是愚蠢的,因为狭隘的框定重点领域这样的目标导向做法,长远看会扼杀创造性。

关于进化,作者提出一个有启发性的思想实验。设想地球之外有一个“和谐之星”,生物突变和基因与地球无二致,不同的是这颗星球上没有严酷的自然选择。“和谐之星"上所有生物自由繁衍,并能生存下来。那么设想下,所有地球生物在“和谐之星”中仍然存在,此外必然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想象的生物。这个思想实验想要说明,进化与自然选择没有关系,生存、繁殖、食物、气候,这些应被视为限制,而不是进化的助推器(有个疑问:竞争所导致的生存空间的收缩,会不会促进生物去冒险,有助于发现新的生态位,或适应一种并不舒适的环境呢?)。事实上,生物并非通过竞争来产生多样化,相反严酷竞争多样性降低,因为失败者很可能被剪除。生物总是通过避免竞争来拓展生存空间,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天空,甚至想象中的中外太空殖民,生态位的每一次提升,都有助于生物繁荣多样。

书中说,“进化的创造性是逃避竞争后的产物,而非竞争的产物。严苛的生存限制一旦被解除,进化便会在检索空间中自由自在地探索,通过基因漂变和扩展适应的方式,疯狂探索和积累具备踏脚石特性的生物。”
“无论是甲虫、鸟类、水牛、藤壶,还是商人,都有很多方法来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标准,但当我们从高度抽象化的角度来看待各类生物时,它们本质上都在做同样的事情——生存和繁衍,只是方式截然不同而已。根据这种观点,驱动进化创造性引擎的深层动力不是竞争,而是寻找多样化的方法来做同一件事。进化可能就是最早期的鲁布·戈德堡试验,尝试以无限种不同的方式,无休止地重复着同一个简单的任务。”
这种观点蕴含了一种朴素的万物平等的观念,生物没有高低之分,在满足生存和繁殖约束下,所有生物都是众多路径或实现方式某种。就像敲鸡蛋,可以简单的敲击桌面实现,也可以设计一个巨复杂的传动机器来敲开蛋壳。以此类比,人就是这架巨复杂的机器。

进化根本动力是遗传基因小概率的复制错误导致的偶然性,其空间规模(整个地球)和时间尺度(上亿年)都足够大,进化出人类这样的物种是奇迹,细想也并不算奇迹。进化本质上是一场大规模的蒙特卡洛实验。然而对于个体而言,肉体的限制,个体的试错成本很高,选择的机会成本决定了个体总是倾向于或只能完成清单上TOP事项。甚至个体在操作层面上计划和目标是必须的,只是往往日用不知罢了,路径依赖是根植于人类的思维模式中,很有必要也无法抵抗。目标的探讨,落到个体人生规划上,并没有多少价值,如果说有些一点意义的话,那就是:人生不要被目标所定义。

存在主义讲人的本质是形成中的,先天的那个使命或本质并不存在,选择成就了人的本质。按这本书的说法,对新奇有趣的追求和实践,成就了人的本质。可问题是个体的局限性实在太大,微观层面的人与作为整个生物群体的进化和大规模计算并不类同。比如书中举例,开车去上班或者爬山去上班,显然可以通过简单的规划,达到更高效的目的,而不必花时间去试错。或者,你可以说,用新奇性算法,同样得到开车去上班这个选项,可问题是个体的时间成本。但书中所展示的洞见,对于科学,大规模计算,AI,和发展的趋向有独到的见解,有助于优质价值观形成和系统性思考,于大型管理者,如政府,教育,尤有借鉴意义。

宏观层面上,每个人想法的差异性,在整体上构成了路径的规模,从而又保证了新奇性。大型整体出现了某种哲学上称之为“涌生”的东西。超算AI时代,算力可以换取时间,机器突破了肉体的局限性,这个思想就非常有意义,机器不知疲倦进行大规模的实验,通过发散的路径演练,找到有用的垫脚石,完成自我进化。这种场景下,目标是有害的,规模可以足够大,路径可以足够多,完全可以用新奇有趣的原则来获得进化。

1519年,麦哲伦带领200人的船队开辟香料新航线,最终大部分饿死,只剩18人到达目的地,他本人不久后死于岛民追杀。这种在微观层面极不合算的冒险,在人类这个整体看来,成为航海史上的垫脚石。进化的本性决定了,探索对于个体并非易事,本书对新奇性原则近乎原教旨般的迷信,可能矫枉过正,倒尤显价值。


宏大叙事中,有个终极的远景目标,都值得警惕,比如典型的两种:

  • 一个是在中国:“所有的人类社会都遵循一个线性的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律,即从原始社会开始,经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 一个是在美国:“因为每一个个人都是理性的,一旦有了权选举,必然会选出好政府,随后就可以在好政府的领导下,过上幸福的生活,相当于实现大同社会。”
    都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