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堂姐谈篆刻(7)

  大童  |   on Friday, July 19, 2024  |  924   |  2 minutes

堂姐临了一方“部曲將印”,整体不错,有了些平和之气。汉印重点是,先有平和温润。

看了原印,其印风,应属于东汉官印,按我的观点,平庸之作,不足效仿。

汉印体系庞大芜杂,总体水准极高,但也不免有一些粗制滥造。艺术发展必定有个培育和绽放期。三代至秦私印之风极盛,一定身份的人都有一方自己的印信,这是培育期。秦定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后,至西后中后期100年间,国力强盛,人的气度和审美趣味渐高,工匠也有了3代的传承,汉印艺术达到了鼎盛。到王莽和东汉就走下坡。在工艺上原来以铸印和玉印为主,玉印材质的原因,工匠必须倾注十分的心力,工艺精良,铸印同样需要繁复工序,加上后期手工修正,也很精美。而东汉后面以凿印为主,尤其将军印,明显是凿出来,社会不稳定,工匠技能断代,加之很多印临时急就,只讲功用,就不讲什么艺术性了。

不过辩证的看,不破不立,太过规矩又有伤写意精神,有些人推崇将军印,又是为了增加艺术性,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本清源,可以参之,不必过誉。


与堂姐谈篆刻(7)-1.png

刻印做什么要想清楚。汉人刻印做什么?汉人不是用来盖典籍文字、书法作品的,汉人传播媒介是竹简,没法钤印。汉印功效有二,一是凭信,挂腰上,身份象征,二是封泥,相当于签名,而比签名可靠很多。这样看来,汉印还是倾向实用。艺术这东西,不是功利的讲实用主义,实用性甚至可能破坏艺术性;艺术从实用开始,逐步脱离实用而始蜕化。艺术所追求的不是实用,当然不是说艺术无用,艺术能指导实用,艺术也可以跟实用结合。汉时,冶炼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锻造出了精美绝伦的汉印,但当时绝不是艺术品。如同我们现在用4D打印出来的瓢盆瓦罐,无论多么的精致,我们不认为他是艺术品吧?但也可以设想一种可能性,2000年后,物件可以通过意念瞬间产出,当下在后人看来如同朋克机械的4D打印制品或许就能被当作艺术品送进博物馆。回到当下,刻印做什么,我想主要还是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体验,不是让人读懂识字,不是炫技,不比谁能够刻的更光滑,不是比谁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刻下更多的字,此皆匠人作为,想明白这个事情,我们或许可以丢掉一切拘束枷锁,勇敢尝试,但首先打动自己吧,如你非俗不可耐,过眼好东西也足够多,相信作品定有同道欣赏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