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堂姐谈篆刻(5)

  大童  |   on Tuesday, July 9, 2024  |  718   |  2 minutes

堂姐学的很认真,每天至少刻一方。录了一段刀法视频给堂姐,示范线条刻法。看出堂姐此前的朱文印有邓石如篆书痕迹,堂姐说她之前练了很长一段时间《邓石如篆书千字文》,自然把邓石如篆书结体入印。

堂姐说喜欢邓石如的铁线篆。依我之见,邓石如朱文/铁线印精彩不多,值得称道的一些也基本上是对明吴迥等人的临作,倒是白文好太多,有汉人遗风,也有创新,为吴让之等人继承。其实也不是邓石如白文好,是汉印白文好。

邓石如一生篆刻并不多,据说总数不过百来方,在这百余方印中,呈现出的水平参差不齐,精彩之作固有,但平庸之作也不在少数,

其风格的变化较大而且作品的高下亦有很大落差。除了四十岁前后一段短暂时期外,几乎一直处于颇不稳定的状态

所以,篆刻对邓石如大概也只是玩票。近人赵石曾说:

昔邓完白先生篆法能自成家,每观其所作印,白文佳者十五六,朱文佳者十二三而已,何也?盖白文不越汉人藩篱, 朱文则以己意,篆法太姿媚耳。

赵石这段话基本上代表了我的看法,姿媚之说尤其贴切。

堂姐重新从汉印入手学篆刻,是正道。汉印为什么美?秘密在于符合底层的稳定性的审美特质。草根干不过专业,为什么?秘密也在此。胡乱创新为什么不行,哪怕是大师?秘密也在此。

大多数印风可以从汉印中变化而来,比如鸟虫无非在汉印基础上增加修饰\穿插\变形,隋唐盘条和铸造印则是加圆转,不对称,斑驳烂漫的年代感可以碎化处理,元印或元朱则是通过增加元转和呼应处理,现代流派印参以汉印的稳健,可以治俗。

要说例外,宋官印先秦古玺体系有所不同,前者繁复到啰嗦,有点工艺化之嫌,后者用金文甲骨等大篆,结体不同。


与堂姐谈篆刻(5)-4.png

与堂姐谈篆刻(5)-5.png

与堂姐谈篆刻(5)-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