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堂姐谈篆刻(4)

  大童  |   on Saturday, July 6, 2024  |  869   |  2 minutes

1 墨稿

读《韩登安治印墨稿》。

序言:印稿者,治印之必須。明代印學家甘陽在《印章集說》言:『印之所貴者文,文之不正,雖刻龍镌鳳,無爲貴奇。昔之作者不究心于篆,而工意于刀,惑也。』。東皋印派開創人許容亦在《說篆》中云:「凡作一印,先將印文配合,章法毫髮無憾,寫過數十方,擇而用之,自然血脉流通,舒展自如。』。可見,印稿如平地起樓,其規劃形式、大小風格等皆爲建樓之藍圖設計。

堂姐发给我的临印,先不管线条质感,这是刀法。线条的定位就有问题,我觉得关键是印稿不够认真。建议她:

印稿太潦草,如果刻朱文,要按基本上最终效果去写,印稿的面目差不多就是一方印最后的效果。
对称问题要在印稿中先解决。刀法如果不能达意可以慢慢来,多刻一些就解决了。刻白文可以潦草一点,或者直接涂黑,用刀尖简单定位,也可以刻。像这样(给她发了自己以前录的过程视频),但这都是末技。
刻流派印可以发挥一些,总体平衡看着舒服就行了,工稳类得注意。也是我对自己要求,也在探索。

篆刻小艺,却是书画综合审美之注于一端。印稿是这里面最重要的环节,基本印稿的面目已经决定了一方印的效果格局。邓石如“印外求印”理念看似虚空,其实是正途。秀刀法属于舍本求末,意义不大(当然基本刀法需练习,这是入门所需)。

想起有一次和老杨同学一起吃饭,他做我边上,问我刻印是不是拿着石头直接刻,我说有时候是,他说: “嗯,高手”,我笑笑。似乎评判篆刻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拿起石头直接刻。这当然是受了一些自媒体的影响,为表现技艺高超,涂个墨用刀头简单划线定位,就开始刻了。也有一些传说影响,比如齐白石、吴昌硕饭间临时起意,用铁钉徒手急就一方,传为美谈。这些表演性很强的行为,对于没学过篆刻的人,看着过瘾,其实并不难,随便哪个人学他几个月,都能做到。偶尔为之无不可,视为常态正道,就坠入时俗,或成江湖习气。但“印外求印”难,文字印的流变,都以某种气息传递到一方印中,学几十年都不敢说会。

2 小暑

小暑,刻了两方“小暑”小印。

diary-2.jpg

3 将浓遂枯

刻了之前写好的一方,“将浓遂枯”。

diary-3.jpg diary-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