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居


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之脸

我们是痛苦,也是止痛之药

我们是甘泉,也是盛水之坛

谈篆刻(5)

录了一段刀法视频给堂姐,示范线条刻法。看出堂姐此前的朱文印有邓石如篆书痕迹,堂姐说她之前练了很长一段时间《邓石如篆书千字文》,自然把邓石如篆书结体入印。


谈篆刻(4)

印稿者,治印之必須。明代印學家甘陽在《印章集說》言:『印之所貴者文,文之不正,雖刻龍镌鳳,無爲貴奇。昔之作者不究心于篆,而工意于刀,惑也。』。東皋印派開創人許容亦在《說篆》中云:「凡作一印,先將印文配合,章法毫髮無憾,寫過數十方,擇而用之,自然血脉流通,舒展自如。』。可見,印稿如平地起樓,其規劃形式、大小風格等皆爲建樓之藍圖設計。

谈篆刻(3)

晚上临了一次王福庵的“带燥放润”,不足细观。印稿写的认真。

7.1 听一曲《国际歌》

搬好砖,回家路上,听国际歌(唐朝),激扬澎湃。歌中用浑厚高音反复吟咏:“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那雄乃爾,就一定要實現。”。激发出一种由衷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使命感。“最后的斗争”,一切牺牲都值得,多么浓郁的宗教般的感召力。基督教徒信仰最后的审判,无须抱怨现世的不公,最终的公理与正义终会到来,因此充满希望。在心理机制上没有区别,先烈们是这么坚定的相信的。


谈篆刻(2)

堂姐临汉印目前主要是线条问题,刀法基础没有解决。或许先临一方简单的长线条的汉印,临到原印气息。辅助线条练习。

近来自己在篆刻上也勤了,尤其是原来没有认真研究的规整一路的印风。


与老杨谈中医(5)

无救者依然可以从中医中得到慰藉,就像苦难者从上帝这获得慰藉。

谈篆刻(1)

《人间世》中颜回问仲尼何为心斋,仲尼回答:“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生白”之“白”在庄子这代表了一切美好,吉祥止止,喜庆之事便会源源不断。

年轻的玩串 中年的养老

年轻人践行养生,中年人筹备养老。年龄不同,行动不同,动机一致。悲观的看,大家对未来并不看好,不再敢放手向前冲。乐观的看,都是对美好还有所期望,也是提前锁定不确定未来的确定性。于是,在楼市最不被看好,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我和老杨买了个养老的叠墅,毅然负上了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