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居


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之脸

我们是痛苦,也是止痛之药

我们是甘泉,也是盛水之坛

小红书自动化发布设计

最近玩小红书分享一些作品,想在写文章发布到个人网站时,同步提炼内容完成小红书的发布。

Labubu现象

img


6月特种兵式观展

时间 地点 展览
6-10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临展厅 星斗
6-10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健陀罗
6-11 世界旅游博览馆湘湖 毕业展
6-11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四楼书画厅C 何为通人

游青州

img


游峨眉


审美如何发生

所谓生物审美是从生物学/演化论角度来讲的。人类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生存和繁殖,生存是繁衍的前提,也是为繁衍服务的(为了保存繁衍成果,有些生物甚至可以在交配结束后,杀死自己或同伴)。演化论视角看,凡是有利于繁衍的,就是好的对的,不利于繁衍的,就是错的坏的。错的坏的,就不能通过繁衍这个筛子。比如突变出ABC三种鸟类,A厌恶同类,B厌恶虫子,C厌恶蛇喜欢虫子,最后A孤老,B饿死,C生了一堆小鸟,C喜欢虫子厌恶蛇的基因🧬被保留,久而久之喜欢虫子成了鸟类的属性。

贸易战等,谈谈国是

情绪和口号可能暂时掩盖一切,就像荷尔蒙让人兴奋,但总会回归贤者时刻。贸易战在微观层面民生问题,同样让它不可持续。

读易杂说

《易经》的核心是保持中道。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轴心时代的启蒙思想的共通点,那就是“守中道”,德尔菲神庙上“凡事勿过度”代表了希腊精神,古印度佛学“不落两边”(禅宗六祖后期言必中道,用三十六对来约束),中国先秦思想也不例外,《周易》的核心同样是坚守中道 -- 中道是有德的表现。这大概与上古的人以身观天下的实践方法论有关,这种方法论带来的思维模式,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上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