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拜相,独揽朝政。打着“变法”的旗号,他不遗余力地打击包括变法派在内的异己。他们所推的方田均税法,地主豪强的土地虽多,交税却少,农民的田少但赋税却越来越多;推动的免役法,规定减征豪强兼并之家的役钱,将其全部“均敷于下户” 刘琳、刁忠民、舒大刚等校点:《宋会要辑稿13》,第7921页。;极力投宋徽宗所好,使皇权与地主豪强成为巩固的联盟,穷奢极欲地享受特权。历史学家漆侠认为,蔡京集团以偷天换日的手段,抽出了熙宁期间新法的精髓,使其成为维护豪强兼并集团利益的工具。 漆侠:《王安石变法》,第237页。宋徽宗在位25年(1100—1126),是北宋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政局发生大变动的时期。不仅党争更加激烈,而且在恢复新法的名号下使新法彻底变质。 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宋金元卷》,第49页。

宋徽宗在党禁问题上出现了几次反复,蔡京也三次罢相,四次任相,把持朝政长达十八年。为迎合宋徽宗的私欲,蔡京设立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花费巨大;设置西城括田所,搜刮民田;乱铸货币,导致通货膨胀,民怨沸腾,出现了梁山起义、刘五起义、方腊起义。蔡京自己标榜是王安石变法的继承人,但他扭曲了新法。在蔡京被贬后,右正言程瑀上书说:“(蔡)京名为遵用熙丰之典,乃实肆为纷更,未有一事合熙丰者。”

宣和七年(1125),金军灭辽。十月,金兵南下,围攻开封。宋徽宗仓皇之间将帝位传给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宋钦宗连贬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励“六贼”。四月,宋钦宗恢复以诗赋取士,禁用庄老及王安石《字说》。自此,王安石新学丧失了长达六十年的官学地位。六月,宋钦宗下诏“群臣庶士亦当讲孔、孟正道,察安石旧说之不当者,羽翼朕志,以济中兴”。不仅朝堂政事如此,王安石个人历史评价也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政和三年(1113),宋徽宗追封王安石为舒王,配享孔庙。到靖康元年,宋钦宗追夺王安石王爵,毁去配享的塑像。淳祐元年(1241),南宋皇帝理宗下诏削去王安石从祀资格,钦定为“万世罪人”。

分析北宋灭亡的因素,外部冲击是直接原因。1125年,北方崛起的女真军队打败了辽国最后的残存力量,兵峰直指庞大虚弱的宋朝。宋朝既没有有效的外交策略,也没有训练有素的军队,更没有有效防御所需的军事纪律和政治资本的存储。更为可悲的是,宋朝进行了半个世纪的变法自强、战争动员和军事改革严重变形,没有产生真正的作战能力,导致北宋末期边境如同“没有防备一样”,把自己暴露在女真族的闪电战下,女真军队南下一个冲锋就将宋军彻底击溃。靖康元年八月,宋钦宗发出诏书“以济中兴”不到两个月,金兵第二次南下攻宋。金军攻陷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历经九位皇帝、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灭亡。

自宋朝开国以来,历代统治者极力约束、削弱国内武将势力,不惜以鼓励经济兼并来笼络士大夫阶层,让精英阶级得以尽享繁华。然而,他们没想到,能排除范仲淹、王安石的“干扰”,却没法排除女真人、蒙古人的征伐。 [英]崔瑞德、[美]史乐民:《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第27页。在宋军遭受了彻底的失败之后,金灭北宋,《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盛世灰飞烟灭,首都汴京城内“米斗三千,贫民饥饿布满街巷,死者盈路”(《南烬纪闻录》)。整个北方“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0页。。盛世转瞬间变成了国破、家败、人亡的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