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2049

  大童  |   on Saturday, March 4, 2023  |  1387   |  3 minutes

img

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银翼杀手2049》延续了1982年初代《银翼杀手》的赛博朋克美学,视觉效果飞跃,更具未来质感。但却少了前作那种来自复制人“强大”与“宿命感”反差所带来的紧凑张力。

2049在时间线上延续1982年,K是新一代复制人银翼杀手,追杀因“2022年大停电”被宣布为非法的复制人。在某次行动中,发现了户外橡树下面埋藏尸骸的神秘盒子。化验发现尸骸死于难产,进一步观察发现尸骨上有一串编号——表明死者是复制人(瑞秋)。

这个事件带来一连串反应: - K的组织上司认为这是对现有秩序的颠覆。自然人和复制人的界限必须明确,这是自然人优越性的来源,也是人类组织存在的根本。 - 复制人公司实际操控者也是复制人,他们试图找出复制人生育的秘密,并将其视为复制人逆袭的“圣杯”。 - 孩子是谁?推动着剧情发展。

启示:

  • 人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不考虑身体能力的差别,灌输了记忆的复制人和拥有自然记忆的人,有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唯一的区别只是“复制人”这一标签?这很有现实意义。人往往都是从标签意义上被分为三六九等的。 卢旺达大屠杀中,胡图和图西两族在文化、语言、宗教信仰、身体特征上并无太大差异,本来是相互流动的,但在殖民统治后,两族逐步被固化,人为区分加剧矛盾,最终酿成悲剧。
  • 机器和生物的边界是什么?是自然繁衍/生育?那克隆呢? 如今人们对AI的担忧,正是开始认真思考那些过去只存在于科幻中的问题。

20230309补充

  • 如果说复制记忆、注入技能不能代表自我,那么学习、阅读、训练呢? 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所谓“掌握了”的知识,其实是把数学家发现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头脑; 阅读哲学书,我总觉得视野打开了,因为我理解了哲学家的话,进而能用哲学家的眼光审视事物。我们希望能准确把握这些哲学家,不就是希望用他们的理路来思考? 训练是将技能细节装入我们的头脑,进而指导神经和肌肉更准确地行动。 如果这一切不是通过长期训练完成,而是通过一种神奇技术一蹴而就——比如未来的记忆复制——那么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前者更能代表“本真的自我”吗? 本质上,我们一直在用别人的智慧和想法,影响或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从而形成所谓的“自我”。 我们所谓的“有主见、有想法”,往往意味着复述。笛卡尔说:我们所有的言说都是历史上这个人或者那个人说过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记忆复制就如同一次高效学习,我认为它不是人的本质特性。

那么,从本质意义上复制人算不算人?那要看你如何定义“人”了。我认为,这就像蛮荒时代奴隶并不被视作人,殖民时代有色人种并不被视作人一样。

所以,复制人算不算人?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 智者派通过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抛弃本质; 苏格拉底则通过“认识你自己”而重建本质——“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我理解这是反思,算。 -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的本性是求知”、“人是理性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人的第一本质是求知,算。 - 马克思/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是劳动,算。 叔本华:人的本质是痛苦,看看复制人的悲怆,也算。 - 尼采:人的本质是权力意志,算。 - 海德格尔或存在主义的说法:人的本质是在存在或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管手段如何),历史记忆只是底色,复制人也有生活,算。 - 种群繁衍/繁殖是生物的必要本质特性,这是复制人的硬伤,不算。 但如果把繁衍的概念泛化呢?复制是不是一种繁殖方式?显然是的,比如一些低等生物如病毒的繁殖?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