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造垃圾

  大童  |   on Friday, October 10, 2025  |  1061   |  3 minutes

如何制造信息垃圾.jpg

AI 时代必须制造垃圾,通过制造大量“美丽废物”来获取流量。

为什么制造垃圾?

消费群体大,前提成立。新生代在“垃圾”信息中长大,像高糖上瘾,信息垃圾刺激,才能获得快感。 深度精美长篇对他们来说难以接受,身体感受器对于低剂量的滋养失去反应。

高效成本低,持续可为。批量化,低成本,高效,就像垃圾食品。 批量低成本的高效产出是垃圾信息的核心。每个环节都要谨记这点。 放下架子,所有工具都要围绕这点展开。

比如,读书栏目的写手,确实深谙笔记炮制之道,能够快速撰出一篇优质读书笔记。 但问题是,读书环节太费时费力,一年可能就读几十本书。而读书是笔记的前置,阅读、吸收、转化,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即便以他的写作能力,一天可以写10篇评论。受限于读书环节,一年还是只能制造几十篇笔记。

综合看,这个事情还是不能持续,所以大量读书UP主很难坚持,坚持下来的也见不到收益。 记住:回归制造垃圾的核心 — 批量低成本高效的产出

没错,人们需要垃圾。但问题是,低成本高效产出的特点,信息市场上会充斥着垃圾风暴,你制造的垃圾信息必定会被卷入其中,被算法丢弃。

那么,垃圾如何获得青睐?

制造精美的有区别性的垃圾 — 美丽废物。把实质上通俗低级的垃圾包装成看似精美高级的内容,来博取青睐,让人轻易产生共鸣,就制造了粘性和流量

“美丽废物"方法论?

关键是形式、内容和制造流程。

形式要足够惊悚/动人。标题字号图片能够刺激人的某根神经。比如:❓ (形式方法论还没有总结出来)。

内容制造环节最难,也是最关键。不苛求制作原创性的高级垃圾。不能低成本批量高效制造,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垃圾,就是偏离核心

内容制造最佳方法论 — 优质资源降维为信息垃圾。 前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优质资源的阅读吸收转化,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像读书UP主,这偏离核心。怎么办?解决之道是搭建系统工具。 大脑的采编维能力有限,优质资源的阅读吸收转化过程必须脱离大脑。记住: 你在制造垃圾,不是阅读获得知识和愉悦❗️

资源采集。采集聚合系统工具。从豆瓣、知乎、youtube、B站等渠道抓取优质资源,利用AI将其加工、剪切整合为抓眼球、精美、简要且不会侵权。 文字内容保留思想,强调语言的冲击力。面貌最好连原作者都无从辨认最好。视频剪辑剪短,服务于内容(难以自动化❓),AI配中英字幕。

垃圾回测。自动化发布工具。垃圾必须回归信息市场检验,自动化发布到小红书、公众号等平台,完成垃圾回归。观察用户反馈,完成测试,据此优化工具。

制造流程:采集 - 加工 - 发布 - 回测 - 优化,及各环节的自动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