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女孩和不死猫
<阿薇尔与虚构世界>(蒸汽女孩和不死猫, April and the Extraordinary World)
影片设定在一个“文明停滞”的平行世界:科学研究被禁止,科学家不断神秘失踪,社会由秘密警察控制,蒸汽技术成为唯一的发展方向。
April 出身于科学世家。她的父母与祖父秘密研究“人类不死的奥秘”,就在实验似乎成功之时,全家遭遇秘密警察的突袭。混乱中,母亲将药剂注入水晶球,交给年幼的 April。突如其来的闪电击中父母,他们从此下落不明,只剩祖父与 April 逃出生天。
真相逐渐揭开:幕后黑手竟是祖父的祖辈实验室里逃出的两只蜥蜴。他们掳走科学家、操控世界,连 April 的父母也被他们囚禁。
流浪成长的 April 一边寻找家人,一边继续父母的研究。她最亲密的伙伴是一只会说话的老猫。猫因过度劳累濒临死亡,April 在慌乱中为它注射药剂——奇迹发生了:猫不仅活了过来,还获得了不死的能力。April 误以为是母亲水晶球中的配方发挥作用,殊不知真正起效的正是她自己调配的药剂。
蜥蜴家族察觉后,对 April 展开追捕。在危急时刻,她意外与失散多年的祖父重逢。祖父的实验室里满是奇思妙想的发明,但最终还是因为男友的告密落入蜥蜴的陷阱……
蜥蜴的人性化,人性的弱点引爆世界。
鬼灭之刃
主角的坚持、强大的意志力、对家人的爱没什么,所有剧都这么塑造主角的。
动人的是那些曾经跋扈的、龌龊的,干尽无良勾当的,鬼,那些世界的配角们,行将毁灭前的回闪。
谁不是呢?阳春白雪般来到世间。生活法则教他如此行事。
就像不能称一头野狼撕咬山羊为恶,因为这正是自然法则赋予它的德性。
所有你遇到的恶人,自然有收他的人,就像炭治郎之于恶鬼。所有恶人值得同情,因为他的遭遇。
查克的一生
第3章:Thanks, Chuck 世界逐渐崩溃,天空裂开、地震、文明走向终结。人们惊慌中注意到到处出现广告牌、电视和网络上的标语: “感谢查克的39年” (Thanks, Chuck for 39 Great Years)。
观众和角色都一头雾水:他是谁?
第2章:Buskers Forever 时间往回拉,展示查克中年的普通生活。他是银行高管,工作稳定但生活并不特别出众。 某天去酒店路上,神谕般的停留在街头艺人泰勒架子鼓前,放下公文包,跳起来的舞蹈。后来詹尼斯加入舞步。她是书店收银员,刚被交往16个月的男友甩了,愤懑只想喝酒跳舞。舞蹈把他们连接起来,在城市的夜色里流连,普通,但有温度。此时查克还有九个月生命。
第1章:I Contain Multitudes 故事回溯到查克的童年。小查克早年失去父亲,童年并不轻松,但他始终带着乐观与善良。 从爷爷和电视里的科普片得到生命最初的启蒙:关于宇宙、数学、死亡的思考。 殡仪馆老板的一句话、爷爷谈论死亡的笃定,都在成年后的查克身上留下了回声。
也解开了开头第3章的迷,世界崩塌,只是查克大脑濒死前的人生事件的闪回。
吾心即宇宙。
让子弹飞
重温了下姜文《让子弹飞》。好评如潮,好在官与匪、正与邪不再脸谱化。 我觉得姜文戏路单一,演出角色总是用力过猛。 让人想起一种宏大的革命艺术,前苏联的红色雕塑。
跟冯小刚一路货色,不过姜文实在没有《老炮儿》恶心。 受了那个年代大院文化影响。要摆范儿,要跳出规制,一定要映射点规制,表达不满。 骨子里对规制又无比崇尚,因为大院文化就是得了规制的红利。
马邦德捐了个县官,与师爷、夫人赴任路上遭遇张麻子一帮劫匪。张麻子假扮马县长赴任鹅县,马县长成了师爷,马夫人成了张麻子的夫人。
鹅县是恶商黄四郎的地盘,前5任县长均死于非命。张麻子一上任,黄四郎就给他制造麻烦,但张麻子也不省油,两人角力。 相斗中,张麻子视同己出的老六被黄四郎手下设计自裁,马夫人被暗杀,马邦德被炸死。
不过黄四郎也看到了张麻子的实力,出资180万两银子,做一笔大买卖。 180万银子到手,师爷劝张麻子不要跟黄四郎斗了。当劫匪,无非为钱,刀上舔血,死人也常有,老六等一票人死就死了吧。
张麻子,不顾师爷临终嘱咐,折回鹅县。黄四郎被击败,张麻子带领群众推翻旧秩序。 张麻子确非普通人,某次与师爷谈起,他原名张牧之,曾是蔡锷军中猛将,担任过松坡将军蔡锷的手枪队长。北洋战乱中落草为寇。
悲惨世界
美好的多元世界的左派理想,总是与肮脏混乱的现实,如影相随。
电影中的法国就是这样,潮水般的移民过后,各色人种,各类信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如同天神和凡人,难以沟通。
部分法国白人(剧中巡警)对外来者粗暴仇视,低等社区的现状,激发了仇恨的积累。
彼此化解,似乎像建造通天塔一样难。
新巡警斯蒂芬,并不认同两位经验丰富的队友克里斯和瓦达的某些粗暴做法,想用沟通弥合敌对,但收效甚微。
在一次出警的行动中,黑人男孩被巡警信号枪射脸部,局面变得不可控制,而这个事件意外地被一架无人机记录下来。
影片最后,复仇的男孩,手中举着点燃的汽油瓶,与新巡警对峙,影片戈然而止。
汽油瓶有没有扔出去?选择暴力或者对话?不可知。
雅典娜
与《悲惨世界》同类电影。雅典娜聚焦在虚构的雅典娜社区。
社区男孩死于非命,社交媒体中视频显示被警察误杀。这引发社区的反抗暴动,人们纷纷拿起民用烟火和瓦斯弹作为反抗的武器。
但反抗终被镇压,而仇恨滋生。
电影最后,真相是男孩被一群假扮警察的右翼分子所杀。
这个揭示多少有些画蛇添足。是想说,对抗是因为阴谋者的策划吗? 真实情况是:并不是。隔阂就在不同群体间生长。警察不过一份职业,背后是有想法的血肉之躯。 这是《雅典娜》不如《悲惨世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