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诚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完全不必以此判断作为行动的依据,因为无论A股市场在下一次牛市顶峰时的市盈率水平达到20倍、30倍还是40倍,我们在整体市盈率低于10倍时开始投资,超过20倍时退出,总是没有错的;同样,无论它在下一次牛市顶峰时的市净率水平达到2倍、3倍还是4倍,我们在整体市净率接近1倍时开始投资,超过2倍时退出,总是没有错的。
只需简单地构建出一个低估值的投资组合,就能获得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
比如你去收购上述案例中每年盈利10万元的小餐厅,花60万的代价(即6倍市盈率)显然太高了;然而如果你收购的对象是全聚德、北京饭店、国贸商城这一级别的公司,即使给出的价格在10倍市盈率以上,也很难说是愚蠢的。存活能力越强的公司,经营价值就越高。
如果我们总是以低于清算价值的价格去购买资产,长期来看,亏损将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股市中,代表清算价值的指标是市净率,如果市净率小于1,就意味着这家公司的交易价格低于其净资产,通常这也意味着它的价格低于其清算价值。这个指标非常重要,请牢牢记住。
当我们任意选择五只股票时,恰好同时选到雷曼兄弟、贝尔斯登、花旗、房利美和通用汽车(这五家公司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破产,雷曼兄弟的倒台更将市场的恐慌情绪推向高潮)的概率,小于我们走在大街上被通用汽车撞飞的概率。
作为保守的投资者,我们要坚守一个信念:低估值,分散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与流行观念相左的看法:对于99%的投资者而言,分析公司是没用的,甚至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
方法惊人地简单:永远只买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的股票,分散买!
如股票、股票基金、分级基金B类、房产等,都属于股权类资产;如债券、债券基金、分级基金A类、货币基金等,都属于债权类资产。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债权类资产。
从资产的属性上说,股权类资产怕深度下跌,债权类资产怕恶性通胀。
债券类资产面对恶性通胀的情景,要比股权类资产面对深度下跌恐怖得多。一次恶性通货膨胀,可以将所有债权类资产彻底洗光!
1.它的收益和风险对称吗——系统性机会与系统性风险的识别。 2.在该工具上配置的资产,比例是否过高以至于不符合分散化的要求,或比例是否过低以至于它的权重与它的珍稀程度不匹配——资产配置。 3.涨了怎么办,跌了怎么办——动态再平衡。
需要导入的数据分别有: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所属行业、当前股价、市盈率、市净率、审计机构、总市值、股息率、过去十年市净率、过去十年净利润、过去十年现金分红金额。将这些数据导出后,我们开始对这些数据进行过滤。过滤的过程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排序和删除。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普华永道(PwC)、安永(E&Y)、毕马威(KPMG)和德勤(DTT)
开放式基金分为三种类型:场外开放式基金、LOF基金、ETF基金
主动型基金,是指在投资过程中,由基金管理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每一个具体决策,试图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基金。与之相反,被动型基金并不试图取得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因此又被称为指数基金。
折价,使得现金分红从一个中性事件变成了对投资者有利的事。现实中,市场对这一现象的反应是:在折价的封闭式基金进行现金分红之前,该基金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通常,封闭式基金距离到期日越近,折价率就越低。封闭式基金到期后会停牌2到3个月,这意味着其实际到期日比合同上的到期日要晚2到3个月。因此,多数封闭式基金在合同约定的到期日之前的几个交易日还是处于折价状态的,有时候折价率甚至会达到5%左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将获得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5%的折价率,按停牌3个月计算,年化收益率为5%÷90×365≈20%。更重要的是,我们获得收益的时间周期是确定的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
货币基金的投资品种决定了它在各种类型的基金中风险是最低的。货币基金的合同不会承诺保本,但在事实上货币基金极少发生亏损。一般来说,货币基金被视为现金等价物。
货币基金不是一个创造高收益的工具,而是一个极好的现金管理工具
理论上说,这两种套利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套取同一商品在两个不同市场间的差价,但在现实中,笔者通常只做折价套利,不做溢价套利,原因是——溢价套利的价差难以锁定
债券回购,是一种以债券为质押物的资金借贷行为,全名叫“债券质押式回购”。债券回购分为“正回购”与“逆回购”
简单来说,债券逆回购就是把钱借给别人用,然后赚取利息。由于有债券作为质押物,逆回购交易几乎没有风险。
闲置时间小于7天的资金,建议做逆回购;闲置时间超过7天的资金,建议买货币基金。
一般来说,距离到期日越远的债券,其价格对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相反,离到期日越近的债券,其价格就越不容易受到利率变化的干扰。
可以看到利率的变化与国债走势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理论上,利率变化也能为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利率变化的方向,在高利率环境下买入债券,然后在低利率时卖出,那么除了债券的利息以外,我们还能享受债券价格变化所带来的收益。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现实中,利率的变化很难把握。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利率:可以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也可以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利率变化的周期可能很短,也可能十分漫长;历史上的利率变化情况对未来亦没有参考意义
债券的价格与市场利率负相关。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
当年债券市场有一个名词叫作“国债委托理财”,类似于后来股票市场的“场外配资”,一些企业包括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国债委托理财将资金拆借给券商等机构,券商等机构借入国债后,再通过国债正回购方式融入资
也就是说,与股票基金一样,债券基金同样也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开放式的债券基金中,也同样分为场外开放式基金、LOF基金和ETF基金三种
基金按照运作方式不同,分为开放式基金(场外开放式基金、LOF基金、ETF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同时,基金按照投资对象不同,又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
我们在行使权利时,究竟需要支付多少钱,是由期权合同中所约定的“行权价”来决定的。
期权溢价率的公式是: (期权标的物行权价+期权价格-期权标的物现价)÷期权标的物现价× 100%
对投资者而言,期权的溢价率越低越好。
一般来说,一张看涨期权,如果其标的物价格上涨,该期权也会上涨,而且由于杠杆的存在,期权的上涨幅度会远远超过其标的物本身。
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低估值的东西有“均值回归”的内在动力,时间越长,回归的可能性越大。
期权的杠杆倍数必须高于10倍
杠杆倍数的计算公式为:杠杆倍数=(期权标的物价格×2-期权行权价)/(期权价格×行权比例
总结一下我们对期权的要求。 (1)期权标的物必须低估,市净率不超过1倍; (2)期权溢价率不能太高,要低于30%; (3)期权剩余时间要足够长,必须超过2年; (4)期权杠杆倍数要足够高,必须高于10倍。
请记住,期权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投资工具,我们在正常情况下默认的做法是不碰它!只有当它的风险和收益极不对称时,才值得小注一搏。注意,是小注一搏,而不是放手一搏。个人投资者投资期权的比例,绝不能超过资产的5%,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请尽快将本书中关于期权的章节全部撕掉!
理论上这是中性的,但那是对于高度冰冷的大脑而言,绝大多数有血有肉的投资者都会在频繁的期权操作中迷失自己。严格执行上述四个指标是对投资者精神状态的一种保护。
理论上高成功率低回报率的方法,如果连续几次不成功,我们就知道自己的方法可能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理论上低成功率高回报率的方法,即使连续几十次不成功,我们也很难判断究竟是方法不对还是运气不好。
我们介绍一种能够放大期权收益的诡异方法——期权轮动策略
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投资观成为了枷锁,禁锢了自己的思想。价值投资可以战胜市场,但如果我们只有这一种思维,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市场。
关于期权的内容到此结束,最后做一次风险提示。 (1)期权是风险极高的投资工具,默认的状态是不使用; (2)投资期权的比例不得高于自有资金的5%
每一张可转债,本质上都是以“债券+期权”的形式构成的,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其实就是期权的“行权价格”
在计算每张可转债的可转股数量时,必须用可转债的“面值”除以“转股价格”,不必考虑可转债的当前价格,也不必考虑其标的股票(正股)的当前价格。
转股价格怎么来? “正股价格”与上面所说的“转股价格”的区别在于,“正股价格”是随时变化的,而“转股价格”是一个固定的值
可转债开始允许转股的那个日期,就叫作“转股起始日”
回售”是指可转债的投资者(债权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将手中持有的可转债以特定的价格卖回给发行人(债务人),发行人无权拒绝此项交易
在本可转债转股期内,如果公司股票任意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公司有权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赎回部分或者全部转债
也就是说,投资者手中的可转债并不会真的被发行人以低价赎回,发行人行使提前赎回的权利,目的只是逼迫可转债的持有人将手中的可转债转股。
公司一旦发行可转债,就会面临转股的可能性,转股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被摊薄了,在发行可转债时,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一定会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是愿意看到可转债转股的,至少不介意可转债转股!
当我们理解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也就能体会到“提前赎回”和“下调转股价”这两个条款的深意!“提前赎回”是为了逼迫投资者转股,“下调转股价”则是为了帮助投资者转股。
如果“发行人渴望转股”的判断是成立的,我们便可以推理出一个让人欣喜的结论——在可转债这个品种上,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转股,是大家共同的期许。对于可转债的发行人而言,转股就意味着实现了股权融资;对于可转债的投资者而言,转股就意味着可转债实现了大幅上涨。
在投资可转债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只允许讲一句话,那就是:以面值附近的价格买入可转债!
可转债的价格越低越好,重点关注价格在面值附近甚至低于面值的可转债。
转股价值也叫转换价值,是指如果当下立刻将一张可转债转换成股票,投资者能够获得的股票市值。转股价值的计算公式为:转债面值÷转股价格×正股价格
转股溢价率计算的是可转债价格与转股价值的差异。计算公式为: 转股溢价率=(转债价格-转股价值)÷转股价值×100%。 如果转债价格高于转股价值,则转股溢价率为正;如果转债价格低于转股价值,则转股溢价率为负。在大多数情况下,转股溢价率都是为正的。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知道,假设我们购买了某个可转债,它的正股后续需要上涨多少,转债的持有人才能开始受益。引用上面的案例:假设某转债当前的价格为110元,该可转债的转股价格为9元,正股价格为8元,则该可转债的转股价值为100/9×8=88.9元,那么它的转股溢价率为: (110-88.9)÷88.9×100%=23.7%。 这就意味着,当正股涨幅达到23.7%时,该可转债的转股价值刚好等于110元。当正股涨幅达到23.7%之后,如果继续上涨,则该可转债的转股价值开始等比例上涨。在上述案例中,若要让转股价值等于可转债价格,需要正股以8元为基础上涨23.7%,达到9.9元,此时110元买入转债的投资者达到盈亏平衡点。此后,若正股以9.9元为基础再上涨100%,达到19.8元,届时该转债的价格理论上应不低于100÷9×19.8=220元。 应用: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越低越好。
绝大多数时候,可转债的价格与溢价率是负相关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的时候,市场中会出现价格低、溢价率也低的可转债,那就是我们所等待的完美的投资机会,
对于有财务压力而不想还债的公司,或者有融资需求渴望转股的公司,它们极有可能下调转股价,或者使用更加粗暴的方法,直接做高股价以避免回售。
距离到期日近的好处就体现得十分明显:如果我们要购买一个1年之后到期的可转债,那么只需要准备一笔1年之内不用的资金即可。后者的资金压力显然要小很多。
应用:优先考虑剩余时间较短的可转债。
而在投资可转债时,情况就变得有些微妙了,如果“转股市净率”太低,反而封闭了“下调转股价”这样一个对可转债投资者极其有利的条款。
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转股溢价率越低,正股市净率与转股市净率就越接近,当转股溢价率为0时,正股市净率与转股市净率是完全相等的。对本节内容感觉到暂时无法理解的读者可以记住以下规则:只买溢价率低的可转债,同时正股的市净率越低越好。
或者,你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思路:我们要找到即使转股价不能下调,现在也非常值得投资的可转债!
总结一下本策略的三个要点。 (1)债券的收益必须覆盖期权赔光的损失; (2)期权的杠杆倍数要足够大; (3)通过期权轮动达到下调转股价的效果。
应用:可转债正股的价格波动率越大越好。
绝大多数分级基金A:B的比例都是5:5,也有少数分级基金的A:B的比例是2:8、4:6、7:3和8:2。一般来说,A:B比例达到7:3或8:2的都是债券型基金,因为债券本身的波动比较小,
B类子基金本质上是举债投资,它通过每年向A类子基金支付一定的利息来获得杠杆。
在A基净值不变的条件下,B基的净值越低,其杠杆倍数越大,反之亦然
??? 确保了无论股市出现多深的下跌,永远不会危害到小谨的本金安全,但副作用是,一旦发生了下折,小浪想要把亏掉的钱赚回来会难上加难
现实中,绝大多数分级基金向下折算的触发点是B类基金净值下跌到0.2或0.25元。
现实中,绝大多数分级基金向上折算的触发点,是母基金净值上涨到1.5元或2元。
基金的主要费用有以下四种:管理费、托管费、申购费、赎回费。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事实上全部都由分级基金B类的投资者承担。
。投资A类基金时,隐含收益率(实际收益率)比约定收益率(净值收益率)更加重要。
即使我们知道基准利率下降会导致A基上涨,但基准利率的变化是很难预测的。央行的利率政策会根据经济形式而变化,就连央行自己也无法精确掌握未来的利率。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与之前在债券一章中讲过的一样:放弃对未来利率的判断,等到A基的“隐含收益率(实际收益率)”令人满意时再投资。实际操作中,笔者一般要等到A基的“隐含收益率”超过7%时,才会开始投资。
现在我们知道,一旦触发下折,对于处于折价状态的A基会有好处,A基的折价率越高,获得的好处就越大。所以我们在选择A基时,应尽量寻找折价率高并且容易下折的
现实中,出于人性的固有弱点,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很少对“高估值”这一现象有所警惕,反而往往对高估值的东西抱有极大的热情。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现象。
融资融券的“强平”和分级基金的“下折”,原理是相同的,其目的都是对债权人的保护。
举债投资时,我们的命运实际上掌握在别人手中。就算你知道股市最终会涨,那又怎样?只要先跌后涨,一样可以要你好看。
低估值、分散化、再平衡这些无懈可击的策略,在负债的威胁下不堪一击;封闭式基金、期权、可转债这些狂拽炫酷的工具,在负债的阴影下黯然失色。是的,包括可转债,包括纯债,也包括分级A,只要是会波动的东西,统统可以被负债伤害
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原文载录,如侵权,留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