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近代哲学四百年

  大童  |   on Tuesday, February 14, 2023  |  1233   |  3 minutes

作者:[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正如今天的硅谷,尽力推卸自己道德上的责任。相反,技术的进步,也如今天一样,被神化了。

事实上,所有新的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后果。培根梦想通过科学达到天堂时,英国社会因资本主义的泛滥与宗教纷争而陷入了混乱。发表著作《新亚特兰蒂斯》一年后,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进入下议院。1642英国内战爆发。【154】1667年,约翰·弥尔顿(1608—1674)——克伦威尔曾经的战友,把他在这撕裂的十年中的经历谱写为圣经般的诗歌《失乐园》(Paradise Lost)。在欧洲大陆上,培根生前都未结束的战争——三十年战争,已经打响。文艺复兴的时代也随之结束了……

学习 在笛卡尔的时代,这种三段论已经声名狼藉。因为论证的成立都取决于大前提。当我说:人是狗;苏格拉底是人;那么苏格拉底是狗!经院哲学的方法在于预设了大前提是正确的。这样的方法尽管强化了现存已有的知识,但不能增长新知识。在未知的自然研究领域,这个武器就变钝了,也从未为此目的设计过。

在他看来,所有物质都具有广延,所有具有广延的事物都是可分的。

某物是热的或冷的、硬的或软的、香的或臭的、红的或绿的,不取决于物体本身,而是取决于感觉到某物是热的、软的或红色的人。这些性质产生于与观察者的互动中。严格来说,性质不属于物理学,而是感觉心理学。

他直接把皮浪派的怀疑方法据为己有,怀疑一切可被怀疑的东西——其目的就在于寻找到这一最极致的怀疑所不能怀疑的东西。

任何怀疑他自己在思考的人,也必定在思考,于是便陷入自我矛盾中。

笛卡尔知道这一场历来已久的争论,并选择了柏拉图的立场。当然,他不会相信灵魂转世说,但他认为我们带着某种概念范畴——一种精妙的结构——来到这个世界,它使我们可以恰当地认识一切——这是唯理论(Rationalismus)的开端!

笛卡尔哲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基本准则是思维物(res cogitans)与广延物(res extensa)的分离。

事实上,笛卡尔认为非物质的心灵构成了真正的自我。因为只有这样,人的不朽才能得以证明。

他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敲定了四个桩子。由此开始,这些桩子以极其有效的方式标出它们的地形:(1)我思论证,从思考着的我那里进行系统的哲思的出发点。(2)唯理论哲学的基础——概念在意识之中具有先天性。(3)身体与心灵的区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即所谓的二元论。(4)将力学一以贯之地运用到生理学上。尤其是第一点和第三点,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宾诺莎认为,存在先于每一个思维,并且为思维奠基

在斯宾诺莎那里,“上帝”与“自然”这两个概念是同义词(上帝即自然[deus sive natura])。斯宾诺莎从这一基础出发,比笛卡尔更为详细且融贯地解释了一切。

对斯宾诺莎而言,不存在心身“二元论”。他主张一元论:心灵和身体的统一性。

这就是斯宾诺莎眼中的知识:改变视角,将自我设定在某一个关系中。

原文载录,如侵权,留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