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解字

  大童  |   on Friday, April 10, 2020  |  773   |  2 minutes

作者:流沙河

霡霂一词见于《诗经·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天台方言有此 例如“其遘大凤”绝非遇见一只神鸟,而是卜问“会遇大风吗”,向神灵探问未来的天气而已。

《说文解字》答以“风动虫生”,所以从虫。这是许慎用汉朝人的观念勉强牵合说事。那个虫在古代泛指多种动物,不仅限于昆虫。兽类叫毛虫,鸟类叫羽虫,人类叫裸虫,鱼类叫鳞虫,贝类叫介虫。民间至今有蛇叫长虫的,虎叫大虫的。蜀人九头鸟叫九头虫。风的繁体从虫,我看正是神话传说的九头鸟,因为传说这种令人恐惧的鸟带来大风灾害天气。

蛇字的出现正表明左虫右它本为一物。蛇字出现以前,它字就指那种长虫,不音tā而音shá。《说文解字》:“它,虫也。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卑字原义就是依附,所以加女旁就是婢,依附人的女仆。加石旁而成碑,依附墓葬。

远古《弹歌》只此四句:“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二言诗

弹字的甲骨文,一张弓,正拉开,一颗弹,已上弦。你会说,明明是土丸,这与石之猎用无关。确实无关。

先民认为禾稼结籽正如夫妻生子,而耕种可比于性交。社公社婆同在现场,可致禾稼丰收。每逢节日,社庙演戏娱神,汇聚村民,谓之社会

后来又有清代太平军造反打江山,再造新国字。考虑到军政权封王多达一千六百多人,必须强调立国以王为本,所以大包围圈内赫赫然唯一王,便充当新国字。到了20世纪中期,宣布汉字简化,在王身边增加一注小点,代表当时六亿群众,一直用到今天,代表十三亿人。

水火 堪称为邕之城甚多。固然利于防守,但是洪灾亦随之矣。邕通壅,有以异者,壅是土堵塞了水道,邕是水堵塞了城市。其为堵塞则一,故可互通。行人堵塞叫擁(简作拥)挤,脂肪堵塞叫臃肿,化脓堵塞叫癰(简作痈)疮,以音求之,都能溯及这个邕字。

温水洗澡 ”许慎说:“水草交为湄。”《释名·释水》:“水草交为湄。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