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ok/examples/变宋/text/part0089.html

28 lines
7.7 KiB
HTML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tle>后记</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link href="../stylesheet.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page_styles.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ead>
<body class="calibre2">
<div id="postcript.xhtml" class="calibre3"></div>
<div class="calibre3"><h1 class="calibre4" id="calibre_pb_0"><span id="sigil_toc_id_78" class="calibre5"><b class="calibre6"></b><b class="calibre6"></b></span></h1></div>
<div class="calibre3">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最早关注宋朝,是二十年前研究历代灾害史时,我发现北宋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在表面的繁荣浮华与外敌欺凌的矛盾之中,天灾频发。两宋三百多年,遭受各种灾害八百七十四次,平均每年有两三次灾害。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各种观点、思想、人物、举措激荡,反映出王朝进入中期之后危机与变革的阵痛。</span></p>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循着救灾这条线索,我发现宋朝的确与众不同,自然灾害、社会危机与王朝中兴联系在一起。北宋中期,面对历经“百年无事”后形成的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入不敷出的财政危机和外族威胁的不利环境,很多有识之士呼吁改革,变法成为时代的需求。朝廷上下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大宋“统一富强”之梦,也就是说,期望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打垮西夏、收复燕云、威服辽国,恢复汉唐辉煌!</span></p>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历史也许存在偶然。缘起于鄞县抗旱救灾的诸多措施,成为解决政府财政危机和周边军事危机、力求富国强兵的王安石变法源头。而变法第一次被废除,也是拜旱灾所赐。因旱灾严重,城门小吏画的《流民图》送给皇帝御览的第二天,新法就在全国被废除。遥想当年,二十多岁的鄞州县令王安石通过抗旱救灾、兴修水利获得了将来升迁的政绩和名誉,成为将“危”转为“机”的典范。但二十年后,一场旱灾成为压倒新法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没有很好地应对风险,大宋王朝从一次危机走向另一次更大的危机,灾难不断,祸乱不停,直至被异族鲸吞蚕食而灭亡。</span></p>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受灾害史的启发我产生了写这本书的冲动。我首先要感谢那些致力于防灾减灾救灾的朋友们。从事灾害管理工作十多年交往了很多行内专家与知名人士他们的博学、精深、专业、责任与炽热的情怀感染着我翻开浩如烟海的史籍静下心来梳理历史的智慧和应对危机的经验。2009年至2010年我到美国新奥尔良市的杜兰大学访学在考察卡特里娜飓风影响的基础上写了《城市化生存——卡特里娜飓风的应急和救助》一书系统梳理了灾害对美国南方最大城市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也感谢杜兰大学的老师同学对我的帮助。</span></p>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我还要感谢从事社会政策研究时结识的前辈和朋友们。2014年我从灾害管理领域转到社会政策领域工作从一个具体领域跨到综合领域如同由一条河流进入了汪洋多学科在此交汇跨领域研究在此并行不同背景、专业的研究专家都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一位擅长政策分析的长辈提出王安石变法可能存在政策执行失效的问题一位具有社会学背景的专家提出分析不同地方政策执行的情况更能反映出深层次的问题一位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专家指出帝国的财政措施更像是变法的关键还有很多朋友从政治、文化、制度、利益群体等角度给予我很多帮助更有到基层调研时各级部门对我的帮助让我加深了对政策基层落实逻辑的理解。因此本书在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理念及决策后具体到青州、齐州、杭州和西北边陲从政策执行的末梢探究政策的效果丰富了王安石变法分析的层次和内容。</span></p>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在阅读国内相关资料的同时我也获得了一个到国外学习的机会。感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周镇忠教授的邀请我于2019年至2020年到美国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查阅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相关资料也有机会认识了一批专家和新朋友。不同的视角、分析方法与宋代面临的世纪转折点交汇在一起更加深了我对历史及社会政策的认知。</span></p>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推动本书完善和提升的重要因素是与相关领域专家的学习和交流。2020年我参加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历史视野下的灾害文化与灾害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有幸以北宋青苗法为例介绍了《我国传统灾害文化中的权力制衡研究》一文。同行的交流和点评更激发了我写好本书的信心。因此还要感谢宋史研究会和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通过与该领域专家交流使我增强了史料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拓宽了分析问题的视野。特别感谢宁夏大学杨浣研究员和中央民族大学马金生教授多次对本书进行专业指导和深入研讨提升了我对历史研究的认知杨浣研究员还亲自推荐使本书顺利通过了出版社选题马金生教授通读全稿并与学生帮忙校对了部分史料。在此还要感谢李大成帮助我做了相关史实考证和文献校对工作。</span></p>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另外一次推动本书写作的学术活动是2021年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我有幸在北京会场聆听了高翔、邱水平、邓小南、朱虹、莫砺锋、康震、李华瑞、方笑一等知名专家学者的高水平报告他们精益求精、高山景行、提携后进、宽容大度的学风德行让人无限敬佩。在王安石学术研讨会政治经济议题中我应邀作了《基层调查在王安石变法中的应用及功效探析》报告由此结识了一大批该领域的研究专家。在此衷心感谢宋史研究的前辈、专家和学者让我感受到了历史学大家庭的温馨与友善感谢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及参会代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使我有机会吸取最前沿、最深入、最广泛的研究成果开阔了视野加深了认识获得了理论上的智慧启迪。</span></p>
<p class="calibre7"><span class="calibre10">作为灾害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人员,我缺乏文献考证方面的科班训练,只能博采众家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社会政策分析,在灾害风险治理及政策分析方面谈一点浅显的认识。由于王安石变法涉及的领域太多,个人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指正。虽然本书已经完稿,但相关的历史还没有说完,王安石改革之后到北宋灭亡的四十多年间,断断续续的改革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励精图治的改革怎样演变成了昏君巨贪的敛财手段?繁华鼎盛时期的大宋为何陡然之间山河破碎?宋人的精气神怎样一步一步退化消失?那将是另外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故事,盼望着有更多的人关注宋朝的历史与人物。</span></p>
</div>
</body>
</html>